UPS上演“双城记” 三巨头暗战华南
2008-5-23 12:37: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距离美国UPS公司位于浦东机场的上海国际航空转运中心破土动工才半年时间,UPS突然宣布,其现位于菲律宾的亚洲航空转运中心将转移至中国的深圳机场。05月22日,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公告披露了此事。
UPS为什么在中国要双中心并行?
5月22日,UPS中国及亚太区资深副总裁黎松江接受采访时表示,“设在深圳的亚洲枢纽将主要服务于亚太地区;而作为UPS的国际枢纽,上海转运中心的主要工作则是管理发往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的货物。深圳转运中心并不会对上海转运中心造成任何影响。”
但安信证券航空运输分析师邓红梅分析,“从目前来看,DHL的亚太转运中心设在香港,FEDEX从菲律宾迁至白云机场,这次UPS则从菲律宾迁至深圳机场,可能与珠三角正处在国际航线的交叉点有一定关系。这应该是三大国际巨头布局的需要。”
扎堆珠三角
5月21日,深圳机场、其控股股东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UPS就在深圳机场建设UPS泛亚航空转运中心事项达成一致,签订三方协议。转运中心的基础设施物业由机场集团投资建设,预计将于2010年完工并启用。UPS提供给本报的信息显示,新转运中心预估投资1.8亿美元(一期)。
根据协议,UPS的泛亚航空转运中心转移至深圳机场。据悉,UPS的深圳转运中心一开始运转就将具有每小时处理多达18000件货物的能力,相比之下,UPS菲律宾的中心只具有每小时7500件的处理能力。
从深圳机场公布的协议内容分析,UPS与深圳机场的合作与此前联邦快递与广州白云机场的合作方式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国际快递巨头的联邦快递(FEDEX)已将其亚太转运中心迁至位于珠三角的广州白云机场。DHL的亚太转运中心设在香港。
中国民航大学物流管理系主任曹允春告诉记者,目前除了TNT之外,三大国际快递巨头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转运中心,都看中了中国航空快递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其了解,从2002年起,这个市场每年约增长20%左右。“因此这些跨国巨头都在努力构建中国的网络格局,谁先把网络布局好了,谁就占了先发优势,这是必然的。”
“中国南部的运输呈现增长态势,因此从离客户较近的转运中心分拣并分配这个运送量具有很大的意义”。UPS亚太区总裁德瑞克·伍德沃德说。
目前,亚洲区域快递行业增长迅速。仅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的市场就达到了UPS亚洲区域内一半以上的运送量占有率。而且,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的亚洲包裹出口量都出自香港和中国南部地区,这正是UPS在深圳设转运中心意义所在。
继UPS之后,四大快递之一的DHL也选择了上海建造自己的航空枢纽,并将于2009年启用。而其于2005年投资1.1亿美元将扩建的香港亚太货运转运中心,已在2007年年底完成,比预期提早6年。
“三大巨头都扎堆在珠三角布局亚太转运中心,除了这一区域腹地有大量的货物运量之外,应与这里是国际航线的交叉点有相当关系。”邓红梅表示。
虽然目前联邦快递和UPS都在珠三角布了局,但曹允春表示,因为珠三角的蛋糕很大,一家公司吃不完,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应该不会很激烈,但对香港机场却会产生很大的分流,因为香港很大一部分货源来自珠三角,一旦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的转运中心投入运营,对香港机场将有影响。
双中心并行
对UPS的“双城记”,邓红梅打了个比喻,如果在上海的货物可以组织一个全货机,就不需要将货物运至亚太转运中心进行集散,而是直接从上海飞至目的地,而亚太转运中心的则是集散全亚太地区的业务。
“上海这个转运中心虽然称为国际转运中心,但是国际前面加上了‘上海’二字,而货物量每年也不过20万吨。而深圳的货物量预计在60万吨以上。”邓红梅表示。
“UPS在上海的国际转运中心在我们全球网络中的地位相当于UPS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和在德国科隆的空运枢纽。”黎松江说。在上海的UPS国际航空转运中心将于今年11月启用,届时它将中国与UPS的国际网络连接起来,目的地包括美国与欧洲的各个城市。
AMT咨询经理、航空物流领域资深分析师赵杨则认为,上海国际转运中心只是UPS针对内亚地区的克拉克转运中心及其他亚洲、欧洲转运中心的补充。
“我个人的理解是,与上海相比,深圳这个转运中心才是所谓真正的洲际转运中心,上海算不上真正的转运中心,只是因为上海这个市场的货物吞吐量一直比较大,所以哪个国际快递巨头也不可能绕开这个城市,所以国际巨头都必须在上海建立一个转运基地。”邓红梅认为。
同样,在邓红梅看来,DHL去年在签订谅解备忘录考虑将北亚枢纽设立在上海与UPS在上海的转运中心意义差不多。“DHL也是考虑到上海的业务量的关系觉得有必要设立一个基地。他们的亚太转运中心在香港。”
转运中心的建立,对中国航空货运、快递市场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曹允春说:“国际快递公司以其强大的航线网络和知名品牌,掠去了中国很大的市场。”
曹允春担心地表示,目前三大快递巨头的转运中心尚未运营,已经出现中国本土公司份额下降的局面,一旦它们投运、完善自己的网络后,对中国本土航空货运公司将产生冲击、改变国内的格局。“我们的机队规模、航线网络都不如人家,我们国际竞争力如何体现?我估计2008年的竞争情况还好,因为有奥运且这些转运中心才刚开始运营;但2010年应该是一个节点,本土企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要好好研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