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机场资讯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无障碍设施达到国际水平

2008-7-18 16: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他们同正常人一样,有出门购物、会友、旅行的需求,但由于全社会缺乏系统性的无障碍设施,使得很多残疾人出行不便,只能“窝”在家中。作为公共场所之一的机场,在多年前情况亦如此,不能让残疾人畅行无阻。
  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的即将到来,让这一切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吕世明表示,这几年来,民航在建设无障碍设施和改善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残奥会的主会场城市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无障碍设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无障碍设施  残疾人最直接的需求
  “对残疾人来说,既有与健全人相同的需求,又有别于健全人的需求。而无障碍设施,可以说是残疾人面临的最直接、开最紧迫、最现实的课题。”吕世明在采访开始就对记者这样强调。在中国,无障碍设施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国内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人们的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
  在国内机场中,很多建设年代较久的机场无障碍设施残缺不全。当然还有的机场几乎就没有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使得残疾旅客要登机,只能依靠随行人员或机场服务人员搬抬解决。近几年来新建的机场,情况就有很大改善,这些机场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无障碍设施的配备。但总体来说,我国机场在为残疾人服务的细节上还是不够完善的。
  “三四年前,我搭乘国内航班,在多数机场都感到不便。”吕世明谈道。但这种情况,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机场却鲜有发生。吕世明告诉记者,以上这些国家,他完全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登离机。北京东城区残联副理事长汪凯燕在走访美国机场时,惊喜不已。“机场内无处不在的低位感应饮水机,这种饮水机,不管你是没有双臂或坐轮椅都能很方便地饮水,卫生间内设有宽大的残疾人专用厕位,候机大厅离登机口最近位置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机场内商店、饮食店都有专为乘轮椅残疾人使用的低位设施,还有专供轮椅使用的电梯、升降台以及机上窄型轮椅,不夸张地说,在美国机场,无障碍设施无处不在,任何一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完全可以只靠自己的力量到达机场内的每一个公共服务角落,去做自己想做的一切。”
  借助残奥会契机  改善无障碍设施
  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将有4000名残疾人运动员,其中有2600名轮椅运动员以及大量的国内外残疾人观众来到北京,这对于北京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既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巨大的推动。如何使这些残疾人运动员能够安全、顺畅、快捷、方便地抵离机场呢?“这将是首都机场史上承担的要求最高的保障任务。”北京奥组委首都国际机场场馆运行团队舆论宣传部部长孙德富用这样的话形容了此次任务保障的艰巨。
  民航局运输司综合业务处处长徐青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9月,民航局就开始着手为残奥会制定航空运输保障计划,将残奥会保障工作纳入到已有的民航奥运保障体系中。他们认为,民航的无障碍设施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残疾人的航空旅行需求,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残疾旅客的集中抵离,现有的设施以及服务并不能全面满足需求。
  为了了解对残疾人的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特点,徐青告诉记者,他们专门组织人员到国外机场考察残奥会的航空保障工作,还去现场观摩了在昆明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保障工作,重点跟踪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导盲犬、轮椅运动员等航空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同时他们还多次邀请中残联专业人士就残奥会、残疾人体育、残疾人服务技巧等知识和技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此外,还对残疾人航空运输政策进行了专项研究,不久,《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残疾人航空运输政策》就要开始实施了。“这将是对残疾人服务的一个巨大突破。”
  2007年4—10月,全国机场正式开展了对机场无障碍设施的专项检查。民航局机场司综合业务处处长佟岱山告诉记者,他们根据2001年试行的《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在全国机场系统内开展了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又让各机场在今年上半年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以达到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需要,提高各机场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
  前不久,在国家电网公司捐赠机场无障碍设备启动仪式上,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对我国民用机场特别是大型机场的无障碍设施这样评价:“基本符合了现行国家标准。”
  如今,215辆机场专用窄型轮椅已经分配到包括国航、南航在内的9家航空公司,938辆窄型轮椅、1790辆普通铝合金轮椅以及12辆车载电瓶车已经到达北京、青岛、上海等17个涉奥机场,基本满足了残疾人、行动障碍者在2008年残奥会期间的无障碍通行。
  残疾人畅行无阻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作为今年2月29日正式启用的世界上最大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确做到了让残疾人畅通无阻。吕世明告诉记者,之所以说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无障碍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平,是因为航站楼内实现了所有楼层升降的无障碍,由于是观光电梯,残疾人和老人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状况,另外捷运系统和车站的无缝链接、可以搭乘轮椅的电瓶车以及机上窄型轮椅的使用,使得残疾人可以无须陪同,就可独自一人完成登机流程。
  如今,在3号航站楼内所有的入口、通道、门的宽度都能满足轮椅的通行;在楼层切换处,除了自动扶梯,均设置有直梯,并且这些直梯都加装了扶手、镜子、低位按钮、盲文、语音提示等;所有登机口都安装了登机闪烁指示灯,这样不仅信息显示得更加醒目,能够为弱视旅客进行登机提示,而且对于听力障碍的旅客,闪烁灯光能有效传递信息,避免这类旅客因无法听到登机广播而误机;低位柜台随处可见,无论是问讯、办票,还是值机,都设有低位柜台;在大部分的公共卫生间旁,设计了78个无性别的无障碍卫生间,其中坐便器、洗手池也都安装了安全扶手,配备了低位的洗手池、洗手液、烘手器,水龙头全部安装为红外感应式,方便上肢残疾旅客使用。在坐便器旁,洗手池旁和门口还会设置高、低位的紧急呼叫按钮,当残疾旅客在卫生间中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在地面交通中心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轮椅旅客可以方便地上下车;车道边,正对门口的路段设计成平缓的坡道。
  据了解,3号航站楼配套建设了涵盖无障碍柜台、无障碍通道、残障人士候机服务、无障碍交通设施、无障碍卫生间五大类的400多个无障碍设施,其中还在首层到达和四层出发的车道边建成了975米的盲道。
  前不久,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刚对媒体表示,“目前首都机场1、2、3号航站楼及飞行区、停车场等均实施了系统改造。总之一句话,我们将把最好的位置留给残疾人!”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软件服务也大力提升。为了更好地为运动员及旅客提供无障碍服务,机场方面对员工还专门开展了无障碍服务技能和手语培训。另外,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将有1200名志愿者为残疾运动员和旅客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
  这仅是一个开始
  民用机场改善无障碍设施,提高对残疾人的服务意识,关乎国家和首都的形象,是向世人展示北京人文奥运的必要举措。然而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此次机场改进无障碍设施,并不仅仅为了残奥会,而应是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必须之举。吕世明谈道:“最重要的是,这种改进不能是短期的,而是要让民用机场真正达到各类群体需要的服务标准。哪怕只是一名普通的残疾人乘客,也应享受到完善的无障碍服务。最终,我们是要提升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整个社会的无障碍服务意识,而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记者了解到,加拿大的360万残疾人,可以像健全人一样,日常生活非常方便,他们可以有尊严、幸福地生活在城市中。有尊严、幸福地生活着,同样也是国内8300万残疾人共同期盼的愿望。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去给残疾人更多的关怀。民航业内人士,可以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给残疾人多一点关爱,让残疾人在出行和其他方面体会到健全人的感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