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航空业“价格保护”能持久吗

2008-7-19 12: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高油价对航空业的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国际航协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25家航空公司停止营业或倒闭,这些航空公司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欧美国家。即便在市场需求增幅高于全球的亚洲航空市场,面对这场成本危机,不少航空公司也难以幸免。香港廉价航空“甘泉”以及过去几年经营业绩尚好的澳门航空,今年上半年一个停飞,一个曝出巨亏。而作为“亚洲最赚钱”航空公司之一的国泰航空,近日也对上半年盈利发出预警。    然而,内地航空公司境况又怎样呢?我们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普遍与境外航空公司存在差距,但至今没有一家公司停运或倒闭,究其原因,非市场化的“价格保护”是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航空市场,“价格保护”主要有两种形式。首先是体现在航空企业成本支出方面,国内成品油实行国家指导限价,具体而言,是通过中航油对内地航空公司实行“垄断低价”供油,这实际上具有政府“补贴”的意义。此外,国内机票价格仍根据航线不同制订指导价,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非市场化的“价格保护”是把双刃剑。油价方面的“暗补”,一方面对尚未强大的国内航空公司起到扶持作用,同时也削弱了国内航空公司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对国际油价上涨,我们看到,连美国航空这样的航空巨头也开始在省油上“挖空心思”:美航的飞机从登机口到跑道这一段距离只打开一个引擎、飞机降落停靠时改用地面电力提供空调运转。可是我们的“三大航”又有哪一个关注过这些“蝇头小利”呢?相反,诸如“亏损边缘的航空公司给空姐制作上万元豪华新装”的新闻却时有出现。至于控制机票价格,表面上抑制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实际上是让国有航空、民营航空一起吃“大锅饭”。
  沪深股市自去年10月见顶后,至今调整了55%,而同期除中国国航与大盘下调幅度相近外,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分别下跌66%和65%,超过大盘跌幅。这实际上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国内航空企业盈利能力的不信任,而“不信任”的原因,正是担忧“价格保护”下的航空业究竟有多少竞争力?这种价格保护能持久吗?
  目前中国航空业是否需要“价格保护”?诚然,在中国民航业起步初期,适当的保护机制是必要的。然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民航业无论客运还是货运运输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被世界公认为“未来20年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内几家航空巨头却普遍存在航班正常率低、管理成本高、货运对整个公司利润贡献率低等问题。可见,“溺爱”的结果是依赖性,是低成长。只有逐步放开“价格保护”、鼓励市场竞争,才能促进航空公司通过优胜劣汰做强做大。
  令人欣喜的是,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不再是“一刀切”,航油价格上调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成品油产品,这意味着价格保护的力度在减弱。中国航空企业应该为“断奶”做准备了,市场竞争的浪潮终究会改写航空业的格局,阵痛是难免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