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广东海事部门将加强对珠江流域的砂石船与小海轮等重点监管(本报摄)
广东海事局透露,今年上半年辖区事故、死亡数、沉船及经济损失四大指标,比去年均大幅下降。但仍存在珠江口水域事故频发、砂石船与小海轮的安全隐患严重、船厂修造船舶事故时有发生、中小海轮配员不足问题突出等「五大隐患」,具有酿成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从上半年事发区域分布来看,珠江口与西江下游分别占四成多、三成。本报记者方俊明广州二十三日电
据广东海事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辖区内事故16宗、死亡7人、沉船6艘、经济损失1606万元,对比过去三年上半年的平均值为:事故29宗、死亡35人、沉船20艘、经济损失数4212万元,分别剧降45%、80%、70%和62%。
事故呈现三大特点
广东海事局副局长莫奇分析说,今年上半年事故呈现三大特点:首先,外省籍中小海轮事故多发,占到总数的38%,是近年较高的发生率,其中逾8成为外省船公司船舶事故,这与船公司安全管理不落实、船员素质差以及船况差有密切关系。
他举例称,在5月触碰澳门嘉乐比大桥事故中,南京籍「强宇12」轮11名船员中仅1人持有证书,其它船员均人证不符。而近期在湛江等地船舶配员专项检查行动中,也发现配员不足问题突出,「不仅一千总吨以下船舶存在该问题,几千总吨的中型船舶中也存在」。
其次,砂石船事故所占比例较大。该类事故虽然同比去年大幅减少,但其所占比例还是较大,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25%、43%。第三,事故发生水域较集中。从事发区域分布来看,珠江口、西江下游是辖区事故多发水域,分别占到总数的四成多、三成。
莫奇特别指出,目前珠江口部分高速客船仍存在较严重隐患。如今年1月两艘往来港澳的香港籍高速客船在青洲水道航行中碰撞,造成133人受伤。经调查,发现船员存在疏忽了望、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仍全速航行等过失行为,船公司运行安管体系存在缺陷,高速客船的航行设备配置也存在问题,如雷达无电子海图系统。
重点防范六类事故
对于下半年的船舶安监重点,莫奇强调要抓好汛期洪水、台风及休渔期结束后的「三大季节性」监管,譬如6月下旬西江流域、珠三角经受了首场洪水(「龙舟水」)的考验,但接下来还可能经历农历六月中下旬的「关帝水」、七月中下旬的「烧衣水」和八月下旬的「来宾水」等三场洪水。
同时,要重点防范六个重点部位的重大事故:危险品船舶的各类事故,珠江口等通航密集水域的碰撞事故,内河辖区砂石船翻沉的群死群伤事故,客船与渡船的碰撞、火灾事故,自用船非法载客沉船死人事故,沿海小海船翻沉群死群伤事故。
莫奇说,由于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以及南沙、虎门等港口港区的加快发展,预计珠江口水域大型船舶流量与转运的小型船舶会大量飙升,以致现场交通的管理难度会加大,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