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上明珠——铁山港区
2008-7-29 18: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二期项目铁山港区路港工程隆重开工。
随着泛北部湾“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加速推进和北海“一带两湾”城市发展构想全面实施,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批准实施,北海市铁山港区风生水起,大潮涌动,新一轮的投资开发热潮已全面掀起,一座现代化临海大工业港口新区初见端倪。
铁山港,恰似一颗冉冉升起的海上明珠,散发着令人眩目的光彩,在中国海港大家族中崭露头角。
铁山港区于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南康、营盘、兴港三镇,总人口16.4万,海岸线总长53公里,滩涂80平方公里。曾是历史上 “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是举世闻名的“南珠”故乡。
繁忙的铁山港区码头。
一、得天独厚的大港口,成效显著的大会战
铁山港区建港条件得天独厚。它位于北部湾东北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隔海相望,西濒越南,处于“一城系四南”的重要枢纽位置上,辖区内的铁山港发展现代化港口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一是海运交通便捷,是中国大陆距离中亚、西亚、非洲、欧洲最近的港口。二是建港自然条件优越。经过有关科研、勘察、设计单位的大量的勘测、钻探、模型试验研究工作,一致认为铁山港区的是一个湾阔水深、岸线长、航道短、避风、浪静、回淤小、无礁石、可挖性好、陆域阔的天然良港,可建10-2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个,是华南地区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天然深水良港,其东西海岸绵延50公里的适合建设天然良港的海岸线,底宽500-1000米、水深负10-22.5米的天然航道,风平浪静且回淤小的泥沙海底,同样疏浚5万吨航道级需要同类地区1/5的成本,尤其是平均承受力高达每平米20-40吨,是北部湾其它城市都无法比拟的自然优势。而且自然资源丰富,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无比丰富的资源决定了铁山港区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应当扮演主要角色,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这样丰厚的资源面前,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发展临海大工业,也成为铁山港区16万人民的共同理想。
建区初期,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铁山港区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为突破制约瓶颈,加快“现代化临海工业区”建设进程,铁山港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过铁山港区人民十二年的努力,今天在一无所有的港湾上建好了电厂,修筑了现代化的进港大道,建设了巨大的引水工程,还有正在建设的10万吨级深水码头和即将动工建设的铁路……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得到加强。在广西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进港路、4号路、航道疏浚一期、供水工程、输变电线路工程、营闸二级公路等总投资6.8亿元的一期大会战项目已竣工,总投资11.5亿航道疏浚二期、7号路、兴港路、供水二期、5万吨/日自来水厂及管网工程、4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现已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道路交通网络。
在码头建设方面,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码头有5万吨级电厂专用煤码头1个和石头埠2个边贸码头;正在建设和拟建的有: 2个15万吨级深水公用码头,一个中石化广西LNG项目10万吨级石油化工泊位,哈纳利油气储存库项目5万吨级油气专用码头,2万吨级商业起步码头2个。随着15万吨级深水公用码头及航道疏浚工程和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合浦至河唇铁路、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及铁山港铁路支线的启动建设,铁山港将成为大西南和桂东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
二、潜力无限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组团,接踵而来的国内外各大财团。
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颁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这也是铁山港区前所末有的机遇。铁山港区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五个发展组团的其中一个县区级地方,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对铁山港的定位是:铁山港区按城市功能布局建设,被列为重点建制镇,按四级城镇建设,2020年人口规模发展到10万-20万人;铁山港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近期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铁山港(龙潭)成为与南宁、钦防、北海、东兴(凭祥)并列的功能组团。
面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铁山港解放思想,服务项目,牢牢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抓好服务重大项目和谋划组团建设两大工作,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建设,开创了铁山港区发展新局面。
发展临海工业,做好政策对接、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和项目对接工作,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落户铁山港,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外资特别是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入驻铁山港,超前规划、预留空间、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序推进铁山港的项目建设是铁山港区目前正在做的工作,也是对铁山港区建区以来发展临海工业的延续。
建区以来,铁山港区在各级领导、国内外朋友、业内各界人士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期待和关怀下成长,世界各地大财团更是以极具敏锐的眼光和超人的魄力一批又一批来实地考察投资。2007年铁山港区引进项目7个。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4个,投资总额达201亿元。现在,进入铁山港的企业很多都属于国内外企业界的“优秀分子”,如芬兰斯道拉恩索、中哈液化、武汉凯迪、中信集团等企业。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旗舰型、基地型、总部型的核心产业也开始在这里落户。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项目的进入带动,为该区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后劲。 2007年,铁山港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5亿元,比2004年增加110.5%,年均增长28.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7亿元,年均增长109.28%,农业总产值 14.76 亿元,年均增长7.26%,农民人均纯收入3810 元,年均增长326元。铁山港区正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区之一。
三、破解开放开发难题,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铁山港区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个重要组团,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铁山港区把解放思想作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当排头兵的总关口、总阀门、总动力。坚决破除影响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立足做到“四个突破”,即:拓宽视野,拓展思路,突破思维定式;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突破经验模式;敢于取舍,勇于奉献,突破利益格局。解放思想,铁山港区不是坐而论道,而且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突破系列措施推动铁山港的改革发展。
目前,铁山港临海工业区131.2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同时北海电厂、南海洋石英砂、边贸码头、新龙燃气等一批企业和专用码头已经在规划区内建成投产,万吨级船舶修造厂、中信大锰红土镍矿深加工、中石化聚丙烯、泰邦重油化工、鑫鑫铝型材精加工等项目的开工以及即将开工建设。要发展工业,就必须要有土地;要上项目,也要从土地开始。因此,开发建设即将面临的征地拆迁等问题,铁山港区征地、拆迁一直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土地纠纷一直都是铁山港区社会稳定和征地工作的一大“心病”。长期以来,铁山港在化解土地纠纷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由宣传、文化、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法制宣传大篷车”进村,以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形式送法进村,收到良好效果。今年,该区组织区的宣传骨干,到发展前与本区相似的广东东莞等发展迅猛的地区实地拍摄考察,并与港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前景相结合,制作形势教育宣传片《抓住历史机遇,共创美好未来》,通过电视播放宣传和电影工程在各村巡回播放,并制作成VCD发放到各镇、各村进行播放,用事实的镜头说话,用现实的比较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支持我区即将来临的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该区还开展百部电影进农村、百村农民排球赛、组织《法系农家》文艺晚会巡回演出,组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知识竞赛,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宣传学习北部湾发展规划、法律法规等知识。工作方法有了创新,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顺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认可。
解放思想,铁山港区让各级干部跳出了“想干不敢干、敢干不会干”的怪圈,让长年围着“小圈子”转的镇村基层一线干部,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去感受“大圈子”发展氛围。该区组织村干部赴华东地区进行考察。让最基层的干部到发达地区开拓视野,借鉴经验。当考察团成员看到一片片原来的荒芜之地变成一个个工业开发区时感慨万千,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发展!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土地拆迁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如何保护?集体土地费用如何分配?征地补偿费如何分配和管理?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借鉴。铁山港人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挨家挨户摸清土地情况,一边向群众积极宣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同时,着手尝试着创新集体土地费用分配体制,出台了《铁山港区兴港镇关于加强集体土地征收费用分配指导工作的意见》既有效防止了圈占土地,又保障失地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各村(居)民小组的征地费分配有了参考。《意见》下发后,受到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受到因林浆纸一体化、北海重油、兴港路、七号路等项目建设被征收土地的兴港镇南乐、陂头、川江、谢家、富屋、彬池等村群众的欢迎。
解决了征地、拆迁问题,就真正除掉了阻碍发展的桎梏。解放思想,解决敢干、会干的问题,铁山港区结合组团功能发展规划以及围绕项目配套开展工作,国有企业改制、土地纠纷调解、处置群体性事件、干部“不敢干”等一个个影响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
四、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后起之秀跨越梦想
“发展经济,要紧紧抓住围绕服务项目、服务群众这根弦。”铁山港区委书记叶山说。
为了做好对应服务工作,确保个个项目有人抓、有人管,铁山港区专门制订了《北海市铁山港区重点项目上门服务工作制度(试行)》方案,实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力促项目落户建设。目前,铁山港区已经建立了重大项目承包责任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都一视同仁,大单位、小部门都必须参与,承担相应的责任,彻底改变过去部分单位和个别干部等待、观望以及“闲人与忙人两极分化”的现象。
由于全区上下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大家积极、迅速地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在林浆纸一体化征地搬迁现场,全区30多个责任单位,共200多人深入一线指导和帮助自己的“责任对象”搬迁。目前,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厂区大部分虾塘已经恢复原状部分群众陆续开展搬迁。
要加快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建设步伐,解决好项目选址、用地是最大的关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为群众、开发商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铁山港区的方法是:服务前移,把各职能部门、单位干部放在一线。区长李东风说,“只要一有项目落户,我们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在前面,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
5月30日上午,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引进的第一个石化项目——北海泰邦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的“400万吨/年重油化工项目首期120万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为使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2007年底,区政府就开始征地工作,并提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为群众送去相关法律资料;安监部门为让企业达到技术标准,主动上门与企业一起完善各种技术指标及相关资料。目前,项目进展十分顺利。
铁山港天正万吨级船舶修造厂进驻前,铁山港区就明确了区、镇、村三级跟踪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万吨级船舶修造厂的总经理朱永斌说,如果没有政府干部们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服务意识,项目不可能快速推进。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进行造船码头围堰工作,修造船坞今年底将完工。
在服务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铁山港区政府十分重视重大项目建设与传统产业发展之间的利益协调,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协调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在铁山港深水公用码头项目建设中,考虑到项目建设占用了部分传统珍珠养殖海域,并且项目抽沙施工造成一定的海水浑浊,可能给珍珠养殖带来一定影响铁山港区政府与市海洋、水产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做珠农思想工作,一方面动员珠农群众向海域养殖规划功能区进行养殖迁移,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对部分珠农开展转产转业工作,较好地协调了养殖业与港口开发之间的矛盾,确保了项目顺利施工建设。
由于基础工作到位,全区上下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致力于服务好一批事关铁山港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林浆纸一体化、万吨级修造船厂、重油化工、凯迪煤化工、铝型材精加工等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铁山港临海大工业区框架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日渐壮大。在服务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工作中,全区党员领导干部放弃假日、日夜奋战,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该区林浆纸项目造林工作四期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走在全市一县三区前列;厂区用地征地搬迁目前已完成了300多户搬迁任务,完全可以按时交付项目业主开工建设,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同时,总投资3.5亿元万吨级船舶修造厂项目围堰工程基本完成,铝型材精加工、总投资46.8亿元重油化工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05亿元的凯迪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已到位一期项目资金。此外,两个15万吨级深水公用泊位和兴港路、七号路、营浦路、铁路支线、玉铁高速等“海陆交通网络”基础设施顺利推进,不断完善。
风生水起铁山港。2008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6亿元,比增14.3%;农业总产值6.48亿元,比增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9.64亿元,比增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8亿元,比增22%;财政收入完成1.12亿元,比增25.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亿元,比增348%。新签约项目4个,合同投资额49.98亿元人民币,全区项目到位资金11.23亿元,其中区外境内资金10.28亿元。新引进项目动工建设4个。
图一铁山港临海大工业区之梦正一步一步从理想变成现实。
图二铁山港区四家班子领导共同研究铁山港区的发展。
图三铁山港区万吨船舶修造厂项目动工建设。
图四广西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启动。
图五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区启动。
图六北海铁山港年产6.5万吨铝型材精加工项目启动。
广西北部湾港口深水公用码头(北海铁山港区)项目开工启动。
铁山港区开展"法制宣传大篷车"进村活动、百村农民排球联赛、电影工程等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宣传学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等知识,提高了群众的素质,有效地促进文明和谐的临海工业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