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现代化物流园区——从深圳看物流园区的建设
2008-7-9 13:0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 陈夏
当物流学者质疑物流园区的兴建供过于求的时候,深圳六大物流园区却供不应求,蓬勃发展,并且得到企业的认同。从1998年平湖物流基地建立到现在,10年过去了,六大园区的蓝图是怎样一步步规划的?它成功的经验在哪里?物流园区应该怎样建设?2008年6月,CDI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美国仓储教育研究会中国代表王国文博士向记者揭开了这些谜底。
成功源自规划
1998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深圳平湖物流基地第一块牌匾——“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深圳市物流园区的建设由此拉开了帷幕。从1992年深圳形成东西两翼港口格局以来,深圳物流业已经有所发展,市政府积极筹备物流园区的建设。王国文介绍说,在园区发展历史中,2002年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在这之前,政府对各物流园区的功能还没有作很明确的定位。2002年,政府把园区的建设纳入政策决策范畴,出台了规划性文件,物流园区建立起相关机制;。2005年前后,政府的规划更为详细具体,物流园区建设逐渐走向规范化。这一年, 《深圳市现代物流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从2006~2010年,深圳将把1030亿元投向物流业,用于包括前海、盐田港、大铲湾码头在内的七大物流园区建设。到2010年,要实现物流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2%。
作为规划新提出的大铲湾物流园区项目,被誉为 “再造一个深圳港”,深圳物流园区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的王国文很清楚,这得益于深圳市在规划中的深入细致:由于对园区的功能作了差异性的定位,各园区很快找准了自己的舞台。在业界,2003~2004年被称为 “中国物流园区的转变年”,国家对各地兴起的园区进行严格整顿,而此时深圳物流园区的建设早已渡过瓶颈期,走在了全国园区发展前列。
注意三大问题
物流园区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物,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物流园区也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个城市的物流园区是否成熟,既体现了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又反过来影响该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王国文认为,一个成熟的物流园区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完善;二是产业聚集达到一定规模、产业具备较高能力;三是服务功能定位明确。这些标准看似简单,其中却深有奥妙。凭借接触物流20年所积累的经验,他提出物流园区的建设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适应产业市场的需求。“园区面积的大小,是与市场需求的规模密切相关的,一个物流园区占地再大,如果没有充分的市场需求,那就是没有价值的。”目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基本上不再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园区建设的追求目标,而只有对现有的商业存在进行准确的认定和引导,才能实现园区的增值。凭借“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深圳,制造业与产业发展的基础催生了物流园区,并一步步走向成型。
同为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上海市,三大物流园区的形成是产业基础和产业需求必然产物。似乎可以说,当产业聚集度上升,带来集装箱吞吐量上升,贸易往来频繁,港口物流园区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全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此起彼伏,有的生存下来,有的夭折,在这段变化的历史中,有一个道理是不变的,那就是只有立足市场,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认真的考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园区的功能。
其次,准确定位园区的功能。一个物流园区的功能直接吸引着进驻企业的类型和园区的运营方向,就一个区域而言,避免同质竞争才能促成市场向规范和有序方向发展。目前深圳市规划建立起六大园区,对每个园区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例如盐田港区物流园区,主要依托盐田港区,加快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中转、仓储、拆拼箱加工等;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定位为进一步拓展国内货运,着力突破国际货运,发展航空物流、国际货代等业务。
王国文指出,在全国各地兴建的物流园区中,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区域的物流园区存在同质化现象,没有很明确的功能定位,导致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严重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影响了园区的投资效益,最后可能走向死亡。
再次,把握园区建设的节奏。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采取适度超期的规划,但园区的开发建设,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依靠低劳动成本的优势,中国被誉为 “世界工厂”,制造业发展迅速,与之配套的物流业的优势逐渐突显。从这个角度来说,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发展的趋势。1998年,深圳最先建立物流园区,立即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由于对物流园区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各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货运市场等也被认定为物流园区,直接导致各地物流园区泛滥,有学者质疑物流业的发展是否真的到了园区紧缺的境地。
针对此,王国文介绍说,有些园区的建设是盲目模仿的结果,而不是出于市场的要求。在他看来,物流园区的建设必须与地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避免因为盲目追求速度而导致质量下降。
走创新之路
10年里,深圳对物流园区的规划一步步成型,现在基本形成了六大园区格局。谈到深圳物流园区的建设情况,王国文评价说: “深圳的物流园区总体情况较好,各个园区功能定位也比较明确,物流产业在园区内形成了一定规模,已经产生了一定效益。”他认为这得益于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正确引导——在建设之初就对园区的功能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定位,使它们沿着既定的方向有序发展。他同时指出,现阶段深圳物流园区要注意从集约利用土地、提供高端服务以及引进国际领先企业以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展自己。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深圳物流园区新一轮的制胜武器。王国文博士介绍说,在国外,物流就是 “计划—执行—控制”的管理过程,不仅涉及到有形的物,还包括了无形的信息。物流的核心价值是管理技术所产生的价值增值能力。比如说,物流通过缩小库存,加速生产企业的现金循环周期,使生产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上升,这就是管理的核心价值。深圳物流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注意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运作速度,同时要引进先进人才和理念,进行科学管理。物流园区内的企业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过程的服务,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未来物流园区将更注重精益物流、越库操作、闭环物流等高端物流服务,适当引入RFID、声控技术等,把握好这个大方向,将为园区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园区向现代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