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钢结构发展新纪元
2008-8-14 15:5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特约记者 郭启林章利军
在拱形主跨跨距为550米的“世界第一拱”——上海卢浦大桥、在深达负32.5米,相当于往下开挖10层楼高度的国家大剧院、在高达234米的央视新大楼等国家标志性工程建设中,马钢自主开发的热轧H型钢,凭借抗震、抗风、抗弯、耐火和优越的环保性能,托起了一座座雄伟的建筑。
书写我国钢结构发展新篇章
1998年,马钢为结束国外H型钢垄断中国市场的历史,高起点从国外拼盘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热轧H型钢生产线。但由于关键技术受到国外封锁,马钢引进的先进设备无法发挥优势。为尽快突破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难关,马钢以创新为魂,积极开展“H型钢产品开发及大型备件国产化”、“近终型异形坯连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研制”等多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的课题研究。
在国家科技部、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马钢开始了艰苦探索。期间,马钢积极与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制、开发洁净钢冶炼控制、高效异型坯连铸等技术,形成了系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链。凭借这些核心技术链的支撑,马钢相继开发出高强耐火抗震、铁道车辆耐候用H型钢等高等级产品,以及美标、英标、欧标、日标、国标等规格系列产品。
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在设计支撑材料时,用工字钢为骨料。马钢获悉后,迅速带着H型钢翔实的材料、样本和开发应用图片赶往施工现场。阿项目总工程师看后明确表示,除了工程先期使用外,以后没动工的项目,将全部修改设计,用马钢H型钢取而代之。在研发、生产H型钢同时,马钢积极进行H型钢基础性文件的设计、编制工作,并与建筑设计专家共同完成了热轧H型钢国家标准、H型钢应用设计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为国内各行各业广大客户安全、可靠使用H型钢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书写了我国H型钢市场开发新篇章。
肩负H型钢国产化重任
海洋石油用H型钢生产与开发,是H型钢系列产品高等级的标志,马钢坚定地认为,任何高等级钢铁产品开发虽然有不少难度,但它们都有个性和共性,只要掌握其关键的技术要领,就能解开它的“技术方程”。
近年来,马钢根据海洋平台用H型钢的特殊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精心组织冶炼、轧制、金属材料方面的专家,着手技术开发与研究。在一次次失败中,马钢科研人员始终不气馁,他们总是一次又一次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历经6次的系统攻关试验,马钢终获成功。
我国铁路车辆用H型钢一直是日本一统天下,昂贵的进口成本和有时不及时的交货期,令铁道部焦虑不安。如果单一更换用钢材料,铁路车辆使用寿命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马钢承担了铁路车辆用H型钢的开发重任,按照客户强度设计、轧制用钢要求,马钢逐一进行工艺优化,确保了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顺畅,质量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撑起一座座雄伟建筑
经过马钢的潜心努力和不断创新,马钢累计开发出30个系列、265个新品种H型钢,在市场上放出夺目的光彩,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水利、能源、交通、石油、农业及制造业等领域,在北京2008奥运场馆、新疆塔里木油田、三峡水利、西气东输等400多个重点工程中,树起了一座座钢铁丰碑。
为确保工程外观和内在质量,马钢大力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H型钢。依托设计、业主、建筑单位的鼎力支持,马钢如愿完成了国家网球中心招投标。据业主介绍,采用马钢H型钢,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有效地保护了工程进度和质量,顺利地迎接了当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网球公开赛。比赛期间,中外网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对国家网球中心一流的设计和建筑施工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02年8月,正在兴建的南京地铁火车站工地的地下已被掏空,地下与地面间距仅有50厘米厚度。在这薄薄的层面上,火车、汽车照样奔跑,除了实施一些先进的支护保护措施外,马钢H型钢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近年来,参与使用、设计和施工的有关专家一致认为,马钢热轧H型钢产品和应用技术成果是我国建筑型钢产品的一个重大突破,奠定了我国钢结构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开发出高等级H型钢,标志着我国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说,马钢H型钢荣获中国名牌和“中国钢铁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都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