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园区专家观点

第 6次全国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主要观点摘要

2008-8-15 12: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贺登才 周志成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如何?如何推动物流园区的科学发展?在“第6次全国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暨第16次中国物流专家 (振兴东北物流发展)论坛”上,相关专家发表了精辟观点,本报现摘录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充分肯定物流园区发展的基本方向
    物流园区 (基地)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产生的新型业态,近10年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国家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在已经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的省市区和经济中心城市,都提出了物流园区建设的规划。根据最近的调查,我国物流园区 (基地)已经发展到475个。出现了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形成了不同物流需求与多种服务方式有机对接的平台。一些已经投入运营的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作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定位不准、规划不明、经营不善、管理不力,甚至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但总体上来看,发展的方向应该肯定。我们要全面总结和认真研究近10年来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明确思路与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要加强物流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
    当前,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和物流需求实际,规划贪大求全;受制于行政区划,经济区域内有重复建设的倾向;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相脱节,园区建设长期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落地”;规划定位不准,给以后的招商运营带来困难等。物流园区是带有公共性质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整体功能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跨行业、跨地区、多功能、多层次的属性。而且,占地规模大、辐射面积广,投资强度高、回收周期长,带动作用强、盈利能力低,一旦规划失误,将会带来很难挽回的巨大损失。
    鉴于物流园区的这些客观属性,政府应该加强统筹规划。达到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规划审批权限,应上收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涉及经济区域或全国性大型物流枢纽的园区建设规划,应由国家发改委组织论证和审批。物流园区规划要认真做好开发环境与市场分析,明确发展战略定位;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定位,明确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要按照城市功能建设需要,把物流园区布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要根据既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功能布局,整合利用既有资源;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
    要研究制定支持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
    就目前情况来看,物流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性瓶颈集中在土地、税收和投融资等方面。应该针对物流园区的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研究建立有别于工业地产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把物流园区用地纳入土地使用规划,并降低相关税费。要支持企业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开发建设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将符合国家要求的重点物流园区列为国家、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和中央国债贴息资金项目计划,在财政税收、国债申请、银行贷款、贷款贴息、企业发债、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物流园区和入驻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等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物流园区和入驻企业的发展。对园区内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及示范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和补助。此外,对于物流园区和入驻企业要提供在城区行驶、停靠和装卸货物的便利;对入驻企业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多轴重载车辆、厢式货车、特种车辆等给予相关费用优惠政策;对物流园区和入驻企业的进出口货物逐步实施“预申报、预归类、预审价、多点报关、口岸放行”的便捷通关模式;海关、检验检疫实施“门到门验放”等便利通关措施;取消向物流企业收取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要依据经济圈和交通圈发展公路港物流
    公路港物流依托公路交通枢纽,形成货运节点,是集管理服务、信息交易、停车、仓储、配送、零担快运、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性运营平台。公路港物流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物流需求是公路建港的基本条件,不能够单纯依赖地理和空间因素;制定标准,建立准入机制,筛选合格的主体承担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科学规划公路港建设,提升综合物流体系效率。要立足于经济圈和交通圈两个基本条件,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地区应严格控制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平台规划一定要与基本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统筹考虑。
    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要防止观念陈旧和盲目行动
    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新的热潮,不仅要支持鼓励,也要积极引导。一是在理论上要清醒。物流网络编织中的节点建设,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包括:系统管理的理论、经济区位的理论、哲学的理论等。二是在理念上要更新。要树立物流园区是网络运作、服务窗口、整合平台、市场载体、物流超市、利益共同体的理念。三是行动上要科学。物流节点应该有不同模式,不同要求,不同规模;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要循序渐进;物流节点的建设要融入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要走专业化、社会化、本土化的道路。
    综合型 “海关保税监管区域”是保税物流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内物流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深入应用,国际航运、跨国采购、第三方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连接国内、国际市场并有自由港特征的保税物流园区,以实施国际中转、国际采购、进口配送和转口贸易等四大功能。保税物流的发展方向是区域整合,通过推进保税监管区域、场所政策整合、功能叠加,推动保税物流与保税加工同步发展。 “区域整合”的目标是通过对现有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进行政策叠加和功能整合,使其基本具备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两大功能并实施统一的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形成既监管到位又服务到位的综合型海关保税监管区。
    (作者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研究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