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资讯

联邦快递掀价格战 内资上演“生死阻击”

2008-8-24 13:2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外资快递企业从事中国国内快递业务是如履薄冰,虽然《邮政法》规定不允许外资进行文件和信件的递送。但如果市场有丰厚的利润,企业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要切入。 
  联邦快递中国国内快递业务连续降价的行为,使国内同行对其的关注超过了奥运。联邦快递已经在今年进行了3次大幅度降价,直逼成本线之下。
  “低价牌”将联邦快递对中国市场的图谋暴露无遗。大为紧张的国内快递企业马上进行回击,有关联邦快递“恶意竞争”的报告已经上交给了相关部门。一场内外资快递行业之间的“生死阻击战”即将上演。亏本抢市场?
  近日记者在联邦快递的网站查询发现,长三角地区的货件以1千克9.6元起价。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称,这是今年6月1日大幅度降价20%后的报价。
  联邦快递是全球四大快递巨头之一,2007年6月正式进军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主要占领高端市场。随后一年中多次降价,今年更是在1月、3月与6月分别调低资费,“次早达”服务上海到北京1千克起价只要21.6元,“次日达”18元,与最初资费相比降价幅度超过70%。
  对于新价格表,联邦快递方面给予记者如下答复:“我们现在的国内限时服务价格与一年前的价格有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是,新的价格是没有折扣的。而一年前公布的价格结构是可以提供折扣的。之所以做出这个变更是对客户要求简化的回应。很难将全新简化且不含折扣的价格与此前公布的价格进行比较,因为给予客户的实际价格优惠取决于货量、重量、地区以及服务类型等因素。”
  然而,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进入8月份以来,联邦快递又在6月报价基础上再打7~7.5折,长三角地区实际收费仅在7元左右起价。这不仅在一向以高端示人的外资快递企业难得一见,就连利润空间小、价格实惠的本土快递公司也颇为咋舌。
  “当初打开快递闸门,原想往鱼塘里放几条鲇鱼,现在回头一看,放进来的都是鲨鱼。”这是物流专家形容国内快递市场竞争格局时最常用的一句话。
  李强(化名)是一家国内领先民营快递企业的老总。在油价高企、劳动力成本飞涨的现在,几无利润的他正准备涨价的时候,却发现联邦快递竟然逆市降价。
  “我们曾给联邦快递算过运营成本,从其主要成本构成上来说,是无法承担目前价格的。”李强告诉记者,联邦快递今年5月开始,通过租用奥凯航空公司的3架全货航飞机运送快件,每架飞机每小时最少5万元成本,其每月仅这一项成本高达3600万元。
  另外,每吨8000多元的燃油费,使联邦快递每个月需要增加300多万元燃油补偿。“它们在全国有7000多个收派员,每个人按5000元成本计算,每月也高达3500万元。另外,外资有很多国际费用,如外籍员工差旅费、异地补贴等,成本之高绝对不可想象。”
  李强表示,根据对竞争对手的深入分析,联邦快递每个省际快件成本应在80元左右,现在仅收十几元甚至不足10元,如此的低价显然是“不惜血本”亏损经营。我们收费20元都已经承受不了成本压力了。外资巨头的图谋
  从企业战略角度看,联邦快递的低价策略可以使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其全球营收达400多亿美元的实力足以支撑中国市场的低价经营。
  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其原本计划8月1日进行今年第四次大幅度降价,但为避免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因此以“暗折”方式进行试探性再降价。
  “联邦快递降价的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因为中国市场以30%的年增长率增长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原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迪捷姆空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力谋感叹道。
  2006年,联邦快递和中国的合资伙伴大田公司分手而独资,花费4亿美元收购了大田的国内快递业务和两者未到期的合资公司。
  收购让联邦快递得到的好处是,拿到了89个大田的国内快递点的掌控权,加上自己原有的100多个网点。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220个城市。在四大外资快递公司里,一举超过DHL(德国敦豪),跃居老大位置。
  随后,联邦快递继在广州白云机场建立亚太转运中心后,又在杭州萧山机场设立了中国区转运中心。国内网络由此一步步建立起来。
  李力谋表示,降价这一举动开启先例,对国营、民营快递企业冲击很大。价钱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联邦快递就更有竞争力。凭借其规范、历史、服务,很有可能成为国内快递市场的前几名之一。
  “更为严重的是,联邦快递有可能引起其他三大巨头(DHL、UPS、TNT)的连锁反应。”李强告诉记者,它们正乐得其所看到联邦快递的试探性操作结果如何。内资反击战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联邦快递的低价策略进展顺利,已经完成或正在布局的其他外资巨头将会同样采取“价格”利器,更快进军中国市场。
  这在国际上有过先例。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四大物流巨头公司曾在拉美、中东进行低价倾销,以价格优势从当地公司中抢夺市场份额。
  内资企业打响了反击战。
  李强表示,一些内资快递领头羊已经会同行业组织向相关主管部门反映,希望启动调查程序。因为根据《价格法》的规定,有低价倾销倾向的企业如果被价格主管部门调查,则需要提供相应报表。
  内资的一个重要利器是《邮政法》。2008年4月,新《邮政法》征求意见第10稿明确规定,不允许外资进行文件和信件的快递。而根据1995年原外经贸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货运代理公司可以处理快递业务,但信函除外。
  两部法律的矛盾,使外资是否可以从事国内快递一直存在争议。而目前外资基本从事的是包裹、货物在《邮政法》限定之外的快递业务。而利润最大的商业文件快递某些外资则在试探性低调经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