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标准”实行 民营快递如何迈进“门槛”?
2008-9-5 11:0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邮政局联合颁布了《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下称《标准》)。据介绍,《标准》将快递业务员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业务师(技师)和高级业务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分别从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有业内人士指出,标准的颁布,填补了我国邮政业国家职业标准的空白,并成为对快递业务员进行鉴定和考核的唯一依据。
尤其对众多的民营快递而言,快递业务员职业标准的设定,无疑为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准入门槛”,如何迈入这一“门槛”,还需要众多的民营快递公司进行内外兼修、提高自身实力的努力。
无序市场需规范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的快递市场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发展迅猛,缺乏规范。
一方面,人们对快递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新兴的快递市场遍地开花。据国家邮政局与国家统计局2007年开展的全国性统计,目前,较大规模的快递企业已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24万人以上,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
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范,快递公司良莠不齐,导致纠纷不断,关于民营快递企业的负面报道也屡见报端。据有关统计,2007年,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共接到快递行业投诉6956宗,涉及企业141家,与2006年相比,投诉增长了75.3%。
“近年来,在邮政EMS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民营快递公司应运而生。由于快递服务公司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成本少,利润丰厚,往往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个雇员就能成立一家快递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这些公司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没有相应的服务保障,公司地址可能一年变三四次,人员一年更换好几次,所以对服务的赔偿、服务的实现都没有保障。甚至一些小公司为了生存,往往采用低价竞争的手段来招揽生意,经常以非常规的手段降低成本。
“目前快递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纠纷不断的一个主因。”他说。
“我们以前招业务员一般都以身体素质为首要条件。”北京通达快递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麻经理说。
在他看来,以前由于快递业务员没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招人很难有硬指标,快递公司招人大多还是看重业务员的人品和身体状况,对学历或资质并不做太高要求。因此,快递业务员的整体素质确实是参差不齐。
而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一些小快递公司“挂靠”在较大的快递公司旗下,名义上是大公司,但实际上是分散的“游击队”,两者间只是以合同、委托、挂靠的关系维系。在这种情况下,“挂靠”公司的从业人员更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和考核。
提高准入标准成必然
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未经本人允许随便敲人家的门,一种是警察,还有一种就是投递员。
“可见投递员是非常特殊的工种,一定要进行培训。”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说,过去的准入制度不够明确,快递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因此存在诸多问题,引起用户多方面的投诉。
记者近日按照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希望电话采访几家快递公司,但结果发现,公布的电话无法接通,这些公司实际已经是“人去楼空”。而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北京市每年至少有几家快递企业倒闭,一般来自管理与客户两方面原因。
“一些不规范的小型民营快递公司送件由于缺乏资金、企业系统资源匮乏、关系松散,对员工培训不够,以致员工的工作态度较差,而员工工作态度差直接导致客户量的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企业无力竞争而走向倒闭。”他说。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一直以来,国家没有明确的行业准入条件规定,快递业“门槛”较低,快递公司仅作为一个普通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运作,行业内部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缺乏管理和监督,缺乏行业自律和规则,以至于快递业是急性发展、恶性竞争。因此,提高快递行业的准入条件已成必然。
据了解,早在2007年5月,国家邮政局就开始启动“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课题。《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历经数十次的论证、修订和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先后通过了初审和终审,并于今年7月完成了最终的报批稿。
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1月1日,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服务标准》已经开始实施,对境内快递公司的准入门槛、服务标准进行了规范,而此次国家又对快递业务员设立准入门槛,意味着我国快递业监管逐步系统化。
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将成为对快递业务员进行鉴定和考核的唯一依据。目前,与《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相配套的教材、题库、操作考核大纲的编写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快递业务员初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将在明年初展开。
民营快递需内外兼修
“公司曾发生过业务员偷盗客户物品的事件,这暴露出业务员的素质问题。国家对快递业务员实行就业准入虽然会增加劳动力成本,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北京一家民营快递公司的负责人说。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杨海荣教授表示,快递业务员从事的工作并非简单“收发”两字就能概括的,快递行业有其特殊性,其从业人员能敲开千家万户的门,无论从社会安全还是从民生角度都应管起来。
“像欧美一些国家的快递业从邮件安全角度考虑,往往会拒收有犯罪记录的人做业务员,而国内在招聘快递业务员时就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这种形势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他说。
北京通达快递麻经理表示,以后企业招收快递业务员时,会以标准为参照,同时也会加强对企业现有老员工的培训,以便他们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民营快递企业自身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民营快递企业一方面要极力争取一个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国际快递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将这些经验和技术吸收、消化,从而不断壮大自己。总之,内外兼修、提高自身实力,是当前民营快递企业最好的出路。
谈到标准的落实时,杨海荣教授建议,快递企业要积极利用各种机会根据职业标准来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以使员工都能够持证上岗,这样也可避免出现无证快递业务员大批离岗的现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则认为,职业标准中提到的持证上岗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快递企业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如果在快递企业推行强制性持证上岗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切不可让职业标准成为一种行政权力来制约快递企业规模。
突破“准入门槛”,还需众多的民营快递公司进行内外兼修、提高自身实力的努力。(牛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