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马”不易,驭“马”更难
2009-10-18 1: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李卫卫
上一波的口水战好不容易停歇了一阵,四川腾中重工就又用一纸公告将自己推上了另一个舆论高点。
这一次,几乎被绝大多数人 “唱衰”的腾中重工购买悍马一事,似乎前景喜人。腾中在底特律悄无声息地与通用签署了收购悍马品牌的最终协议。虽说这个协定还有待中美相关部门审核同意,但终于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可令人吃惊的是, “唱衰”的论调依然此起彼伏。 “协议签了又怎样?商务部不批照样不能生效。照现在的情况看,商务部批的可能性太小了。”此种观点几乎占据了绝对主流。就连认为此番交易 “有戏”的人,也对其后续发展极不乐观。
其实,也难怪大家对腾中重工此番的海外抄底如此“悲观”,甚至还“骂”者甚众。一个籍籍无名的国内企业,想要一口吞下连通用都养不好的“儿子”——悍马,的确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且不说购买之路上障碍重重,就算是侥幸成了,今后如何消化这个外来的“硬骨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先看看拦在腾中重工买 “马”路上的几只 “拦路虎”:首先,虽然腾中重工的总经理杨毅言之凿凿地说,他们此次与通用方面签署的最终协议,可能在今年年内或者明年年初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但手握审批大权的商务部却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此前,商务部的相关人士在多个场合一直澄清,商务部尚未收到该收购案的有关申请材料。因此,所谓 “商务部已经批准该协议”的报道子虚乌有, “纯属炒作”。加之腾中此次引进的悍马属于高耗能车,与国内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有悖,也无怪乎有人认为 “批准可能性极小”。
其次,即便没有 “第三方”的 “阻拦”,腾中重工能否顺利将悍马收入囊中也充满悬念。根据双方披露的最终协议内容:腾中重工此番仅仅收购悍马的品牌、商标和商品名称的所有权——这几乎意味着中方此番收购的仅仅只是悍马的无形资产而已。没有相应的技术以及研发能力作为支撑,很难想像“悍马”品牌将如何经营下去。也许有人会说,协议中不是还有关于具体专利使用权的表述吗?可有专家也认为,美国政府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实际技术许可过程中施加阻拦。到时候,如果连这期望中的一点技术都拿不到,“悍马”品牌将何以为继,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