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中钢协的课外作业还很多

2009-10-22 2: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评论赫荣亮
    2009年铁矿石谈判,在喧嚣中开启,沉寂中消逝。回顾今年的谈判,争议最多,真假消息频出。一阵阵旋风刮起,位于旋风中央的中钢协成了众矢之的。中钢协有没有过错?笔者认为,不能将2009年谈判简单地评判为成功或失败,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
    首先,铁矿石谈判,中钢协确实有所失。这种“失”不是指中国没能争取下更低的长协矿价,而在于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成本环境,令2009年度铁矿石长协价格“缺失”。价格“缺失”虽没减少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但对钢企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钢协提出中国铁矿石进口制度的设想,并为之探索,但却令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相对稳定的成本环境。为此,钢厂颇为不满,指责中钢协对企业缺乏了解,不考虑钢厂实际。不应牺牲钢铁企业进口稳定,作为与国外矿山博弈的筹码,这样得不偿失,也不是一个成熟组织应有表现。当然,他们也不能把责任都算在中钢协头上,中钢协仅是执行机构,谈判结果是要政府首肯才通过的。
    也不能一笔抹杀中钢协的辛苦。当前的铁矿石市场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膨胀,既有的供求平衡被打破;但金融危机令世界钢铁产品需求增长步伐放缓,钢厂出现亏损。旧的供求关系已然改变,新的供求关系仍在建立中,导致谈判局中人的相互博弈。处于变革时代,力量在较量中,总会有得有失。做得好和坏,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
    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不了了之,今2010年谈判又起。面对明年铁矿石谈判,中钢协从何下手?9月27日,中钢协会长、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表示 “铁矿石谈判最大成功是未来会有中国价格”。但笔者认为,中钢协进行铁矿石,最终目的是要让钢铁企业有一个稳定且较低的生产成本,中钢协应站在这一高度,统筹处理铁矿石谈判问题,关注点不应该仅限于矿价高低。
    谈判谈下更低价格,直接降低了钢厂的生产成本。但钢厂成本是综合性的,矿价仅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中钢协应突出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性质,运用其行业地位,整合国内松散的钢铁企业。这一点,别人想做也做不了,中钢协大有可为。
    至今,笔者犹记2007年成立的一家公司——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家汇集我国鞍宝武首四大钢厂力量的投资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联手进军海外资源,但至今没看到公司的实质业务进展。海外收购,看到的依旧是中国企业的单打独斗。
    而另一种形式——联合采购,更能发挥出短时聚合效应。在国内钢铁需求分散情况下,整合需求,联合采购,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竞争;进而联合运输,联合签订航运订单,集体参股、组建航运公司等,有效统筹运输市场,这样才能实现各方共赢。但直到今天,我国钢铁企业无论海外收购还是采购原料,都是散兵游勇、单兵作战,武钢、鞍钢等大企业都是各走各的。
    中钢协仅仅发号施令,命令干涉,效果怎么能好?只有将国内钢厂联合起来,利益才是最好的 “粘合剂”,才能令国内钢厂抱团,共同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个 “作业”无疑难度较大,但仍需要中钢协打破僵局,认真去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