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专访DHL全球副总裁谈“进军绿色”
2009-10-26 1: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日下午,德国邮政DHL集团全球副总裁海文斐先生,在武昌光明万丽酒店参加完发展高层论坛后,接受了大楚网独家专访,就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施的“进军绿色”项目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大楚网:刚刚查资料才知道DHL三个字母的含义。
海文斐:对,DHL这个名称来自于公司创始人三个美国小伙子姓氏的首字母,分别是Dalsey, Hillblom 和 Lynn。
大楚网:刚才论坛上,您和市长先生都谈到了武汉的“黄金水道”,目前DHL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海文斐:很遗憾,目前DHL还没有水运,虽然会代理一些客户的海运,但是内河运输没有。我们提供的服务和当地的基础设施有关,水运可能需要港口等设施。根据需要可能将各种运输方式配套。
大楚网:DHL启动的“进军绿色”项目,在中国将会有哪些运用?
海文斐:气候保护的全球性计划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2012年将会在2007年基础上减10%,到2020年减30%。靠两个单位计算上面两个数据。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的吨位。比如,运输一个集装箱,要排放50kg的二氧化碳,到2020只用排放35kg。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衡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石油等燃料的消费。
第二,看高科技,这种科技能够大规模使用,而且经济实用。DHL在公司员工从自己做起,贯彻节能理念,比如使用节能灯,暖气,关灯等等。
第三,要求每个职员在工作中做到节能,DHL全球有31万员工,中国有1.5万。工作效率影响节能效率。比如一个司机以一种节能的方式驾驶,可能节能10%-15% 当然,这一定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这种方式还可保证员工安全。
第四,绿色产品,绿色服务。发现很多的客户企业要求提供绿色的服务。目前环保意识较强的企业一般在美国和欧洲,比如西门子,他们对环保要求是非常高的。与客户沟通,推介自己的环保服务,实现环保结果。提供广泛的环保服务。我们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服务客户,尽量做到服务客户与环保的平衡。如中国的风电很发达,我们会通过合作,通过资助甘肃等地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来换取“碳信用”。我们是物流跨国公司中第一个采用这种理念的。目前,物流行业其他企业也在偷偷模仿我们做此类工作(笑)。
第五,我们帮助政府部门开发鉴定一些对环保有意义的法律规定,比如说怎么建设一些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对当地居民有什么影响,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使得制定的法规可行。我们由企业内部的组织和规定,来衡量每个计划活动执行的效果如何。监督委员会的领导就是我们公司的全球总裁。
大楚网:除了在节能方面走在前面,DHL业务去年在中国内地市场增长30%,怎么评价DHL在全球的四大快递巨头中的表现和差异化。
海文斐:在物流行业中我们服务的范围肯定是最丰富、最全面的。许多物流公司的业务只是我们的一两个方面。最大的有特点,各业务实力均衡。对于中国国内的市场,我不便发表评论。
大楚网:快递当然是要快,这似乎和节能天然就是一对矛盾,做起来是不是很难?
海文斐:我们指的快,当然是飞起来。当然一些很重的货物是要用货船,但那不是快运。我们是要用最少的二氧化碳实现最快的速度。用高科技保证我们的服务效率。效率高也不仅仅是指空运。也体现在路线、订货的方式选择上。所以物流行业中IT行业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楚网:武汉有人才优势,高校规模全国第三。DHL目前用武汉的学生是多还是少,如果有学生想进入公司要经过那些程序。
海文斐:很抱歉,这个我不了解,所以没办法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个问题。比如说你是一位武汉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应聘跨国公司的模式加盟DHL,这里你将会收获很多。我是在波恩工作,在公司的总部,有五六十个国家的人才在那里上班,其中就有不少中国人。对我们来讲,中国是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大楚网:您原来一直在学校做学者,后来出来做企业,更喜欢哪个工作。
海文斐:我喜欢做学者也喜欢现在的工作。在大学里做一个研究员,也是研究环保,然后在一家企业工作,主管环境保护政策研究,我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大楚网:环保是贯穿两个工作的主题。
海文斐:是啊,一生都在从事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