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打造长三角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
2009-11-11 12: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近日,浙江宁波市出台船舶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表示将把宁波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
船舶产业此次与石化、钢铁、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产业一起被列入宁波市九大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这九大产业也是宁波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初步估算,九大产业工业产值约占宁波全部工业产值的85%,在产业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宁波不但拥有优良的水域,而且聚集了众多船用设备配套企业,产业链优势明显。因此,船舶工业成为该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临港产业之一。目前,宁波市拥有造船企业和渔船修造企业65家,船用配套企业50余家,造船能力达250万载重吨,其中,建造万吨级以上船舶的企业有20家。造船企业主导产品有各类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沥青船、LPG石油供应平台船等。
据统计,2008年该市50多家船舶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1.3亿元,实现增加值30亿元,主营企业收入116.4亿元,利润总额15.2亿元。
金融危机对整个造船行业冲击比较大,今年国内众多中小船舶企业陷入了“接单难”的困境,宁波船舶制造业却另辟蹊径,受惠于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船舶出口不降反升,成为宁波市第三大出口商品。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宁波船舶出口逆势增长,首先应归功于宁波船舶工业转型较早,形成了一批抗风险的行业龙头企业。
“国家《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给造船行业注入了‘强心剂’,不仅增强了造船企业对航运市场的信心,还通过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夯实了船舶工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市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高涛说。
按照计划,到2011年,宁波市将建成两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发展两家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船用低速柴油机企业,培育6家具有特种船舶研发和制造能力的造船骨干企业,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
计划表明,宁波市将强化造船业空间准入,除《宁波市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的区块、岸线以外不再布局修造船项目,重点保障北仑外峙岛、奉化大小列山、象山外干门港、打鼓峙岛、万寿塘等船舶工业集聚区内的修造船项目。在象山港周边区域加快集聚船舶配件加工制造企业和船舶表面处理、船用电缆电线切割配送等配套协作企业,形成服务周边地区的综合性船舶配套工业园区。据宁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宁波造船企业发展迅猛、技术水平显着提高、重要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船配产业链逐步延伸,已形成北仑船舶修造区、象山船舶制造区、石浦港船舶修造区等三大船舶工业集聚区。
未来三年,宁波船舶产业发展“锁定”六大重点:继续密切关注船舶市场形势,研究提出各项针对性应对措施,保持船舶产业稳定发展;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和低速柴油机、船用柴油机曲轴等重点产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造船业的空间准入限制,鼓励进行兼并重组或抱团合作,加快造船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优化船舶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和船配市场,提升船舶本地配套能力,延伸船舶产业链;鼓励造船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改革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经营方式,缩短造船周期,提高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水平;谋划长远发展,储备船舶产业先进制造能力等。
宁波港航管理部门认为,实施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船舶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实施,有利于聚集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