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先过冷链这道“坎儿”

2009-11-29 2: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范云兵
    近日,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自今年起,京津沪等七省(市)作为第一批“农校对接”试点地区,开展了“鲜活农产品基地直供高等学校食堂”工作。预计到2011年,试点地区高校通过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比例将达到50%以上,并建立从产地到高校食堂的可追溯源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对此,专家认为,“农校对接”可以减少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较大程度上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也有利于加快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规模和速度,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做法虽好,但在实施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冷链基础设施谁来出资、谁来建设?冷链设施、设备一次性投资巨大,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分散经营的农民甚至可能没有建冷库的意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愿意投资肉类、医药、水产品等回报率高的冷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果蔬类冷库不足全部冷库的10%,而现存的冷藏车,大部分是用来运输冰激凌、进口果蔬等高端产品。
    而目前供应高校的果蔬绝大部分是低端产品,鲜有企业愿意配送这些利润极低的 “大路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难看到有哪个 “物流国家队”长期奔波、游走在田间地头;更难看到有哪个物流大鳄在运送土豆、萝卜和大白菜。在中国公路上拉菜的车辆和司机,几乎全部都是农民个体户。
    瓜果蔬菜尚且如此,至于活鸡活禽等鲜活农产品,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对此,《通知》也特别规定,支持有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对进入高校的部分鲜活农产品试行强制性冷链流通,并建立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及高校需求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如此一来,冷链基建和冷链配送增加的成本如何转化?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