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急送再度变革 或已转暖
2009-1-15 22:0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国物流业步入寒冬之际,创始人陈平刚刚离去的民营物流企业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宅急送”)却对外宣布,公司已成功过冬,并提前进入春天。
宅急送日前发给本网的一份新闻稿中称,经过两个半月的优化调整,宅急送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成本下降30%,2008年 12 月份质量恢复到了历史常规水平,不仅收支平衡,并且有很大的盈利。
不过该公司没有公布具体的经营数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宅急送去年12月盈利约740万元。
宅急送的“优化调整”,主要是指收缩战线,削减人员,并将公司创始人陈平2007 年下半年开始推行的普件、快件拆分,市场、运营、保障三大体系重组,分公司管理权上收等改革举措进行调整。一位知情人士称,经过调整,宅急送基本回到了陈平推行改革前的状态,这意味着陈平历时一年、斥资数千万元所实施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从2008年10月中旬开始,在创办宅急送15年后,49 岁的陈平进入“休息”状态。岁末年初,他辞去了宅急送总裁、董事、法人代表职务,带着用自己全部股份换回的2000 多万元资产,从宅急送全身而退,在“知天命”之际二次 创业 ,创办自己控股51% 的北京星晨急便速递有限公司,继续追寻“公司上市、飞机上天、500强上榜”的快递梦想。
在陈平“休息”期间,宅急送展开了新一轮大规模调整,陈平之前推出的改革举措被大部分“撤回”。这一轮“优化调整”的主要举措包括,转变公司经营战略,不再为发展快件业务而大举扩张,转而恢复提升普件业务,积极稳健发展快件业务。同时,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合并部门,减少机构,北京总部共减少8个部和22个处,削减53个职位。
在业务操作上,将已进行拆分的快件和普运业务重新合并。同时,将陈平推行的行政、人事、财务垂直管理模式,改为总公司与分公司管理相结合的条块结合管理模式。分公司总经理被陈平收回的价格审批权、人事任免权等,此次也重新下放。
此外,为降低成本,宅急送还对网络进行了优化,三级城市的直营网络实行了外包。
这些举措显示出宅急送管理层经营思路的转变,即“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和效益。”宅急送总裁、陈平的大哥陈显宝表示,一些企业由于过度扩张,导致资本实力与企业规模失衡,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经营环境一旦变化、周转不灵,资金链就会断裂。与规模同等重要的,是与规模匹配的软实力。实际上,员工的多少、网点覆盖率的大小只是企业规模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公司治理能力等在内的软实力。经验表明,没有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的庞大生产能力,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规模越大,风险越大。
宅急送一位高层告诉本网,经过一系列调整,公司已从最危险的关口挺了过来。除扭亏为盈外,宅急送的服务质量和递送速度稳步恢复到了2007年未推行改革时的水平。
2009 年,宅急送把全面提升员工士气提到了重要日程。该公司提出,年终要表彰先进本单位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会餐,要释放压力、舒畅心情。
另据了解,2009 年,宅急送将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股权重点配到重点在A、B 级干部,剩下的名额则以拍卖的形式向C 、D级干部和员工开放,以 2万元为门槛,认购多者即为股东。
宅急送在2009 年的一个目标是,让全体干部员工普调一级工资,让各级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拿到高额奖金。
宅急送还在谋求2012 年实现上市。此前在2004年和2006年,陈平曾带领宅急送两次筹备上市,但均未成功,而引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的计划,也中途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