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船公司资讯

渤海湾客滚运输:由危而安的十年跨越

2009-12-1 22: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1月11日下午,因寒潮大风停航了两天的渤海湾客滚船陆续开航。记者在烟台港环海路客运站看到,码头上喧闹异常,几艘大型客滚船靠泊在码头,等待已久的旅客正排队登船,大货车和小轿车也一辆接一辆地开进船舱。周边的停车场里,整整齐齐排满了已通过安全检测的各种车辆。
 一直以来,渤海湾客滚船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象海况,历来是海上事故易发区,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四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首。其间的烟台至大连“黄金水道”更是国家“五纵七横”公路网和“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海上交通命脉。大型客滚船、铁路轮渡船往来安全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与十年前相比,渤海湾客滚运输的安全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恶性竞争、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无论是船舶运力、船员素质水平,还是客滚船公司的管理,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烟台海事局副局长张杰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在客运站候车室,记者同一些正在等船的旅客攀谈起来。尹先生告诉记者,他从1995年起就经常乘坐客滚船往来烟台和大连间,算是老旅客了。他说,现在跑的都是大型客滚船,船况好,安全方面让人放心,服务也很人性化。有些旅客则表示,他们还推荐过周围的亲戚朋友来体验过安全舒适的客滚船。
 记者从山东海事局了解到,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尤其是近6年来无一船沉没,无一人死亡,实现了由危而安的历史性跨越。
 找准病根 对症下药 “安全链”串起防护网
 客滚船最早进入渤海湾是在1985年,其后随着我国水上客运市场全面开放,渤海湾客滚运输得到迅猛发展,缓解了市场需求压力。但当时的客滚船多是进口被国外淘汰的老旧二手船,消防救生、动力性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成为世纪更迭前后数年间渤海湾客滚船海难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1999年的“11·24”海难造成282人死亡,成为人们心头抹不去的悲惨记忆。
 痛定思痛,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总是以更大的进步来补偿,十年来,渤海湾客滚运输一直在努力寻求根本性的变革。
 据调查,在1997年至2003年渤海湾发生的5起客滚船沉没事故中,有3起是在阵风8级以上的海况下发生的;在1989年至今发生的20起客滚船事故中,有8起是车辆舱发生火灾。可见,渤海湾客滚船海难事故频发,与客滚船恶劣天气出行、载运危险品的车辆瞒报上船有很大关系。
 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一系列保障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的措施陆续出台。
 2000年,交通部要求船检部门对所有客船抗风等级进行重新核定,不允许超抗风等级航行。“但渤海湾海况复杂,实际风力与天气预报有时并不相符。”张杰平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烟台海事局2004年在全国首推客滚船恶劣天气预警制度,通过在海上设立的一条测风线和5个测风点,对海上风力进行实时监测,避免了客滚船冒险出航。目前,气象部门已在航线上新建了4个海岛气象站,安装了近20个雾探器,并选定两艘往来客滚船安装了自动气象站,从而实现了灾害性天气不错报、不漏报。
 交通部还从船舶运力结构方面加强了宏观调控,2001年出台了《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船龄到30年的客船类船舶必须强制报废,并禁止渤海湾地区进口二手客滚船。该规定实施后,不符合规定的大批老旧客滚船被淘汰。2006年,山东省政府拿出4000万元补偿金,促成4艘山东籍老龄客滚船提前3年下线。交通部还出台了《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并进行多次修订,界定了客滚船公司的经营资质。
 截至目前,渤海湾省际客滚船公司由2000年的15家,经整合重组变为5家,客滚船总数从36艘减为19艘,平均船龄由24.7年下降到不足10年,原来占据大壁江山的“老爷船”,已被按照高标准新建的大型客滚船所取代,渤海湾客滚船运力结构得到了根本性改观。
 为杜绝滚装车辆随意进出二次配货的隐患,客滚码头严格实行了封闭管理。各方累计投资一亿多元,在各客滚码头全部安装了滚装车辆大型安检仪,取代了“问闻看摸”等原始检查手段。记者在安检通道看到,车辆进站前须先申报,然后停在通道接受X光扫描检测,每一辆上船车辆的载货情况都直观地显示在电脑监控屏幕上。烟台港客运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倘若司机瞒报漏报,将受到严厉处罚。电子安检对载运危险货物车辆产生了极大震慑,车辆夹带危险品的查出率由1.1%下降到0.13%。海事、港航、公安、港口各方还建立了联动查堵机制,防止被拒载的车辆又异地蒙混登船。港口还成立了专业绑扎队伍,经过系固绑扎,滚装车辆和船形成整体,避免了车辆侧翻而引发火灾的可能。
 企业安全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也是渤海湾客滚运输变“危”为“安”的重要基础。作为渤海湾客滚运输的龙头企业,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从2002年开始提前淘汰了8艘老旧船,并斥资20亿元建造6艘大型客滚船。该公司总经理于新建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公司安全意识已经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并向“我能安全”的转变,尽管在安全方面投入巨大,不但没有影响公司运营,反而促进了效益提升。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高度戒备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创新了许多独特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实行全员持股,企业利益与每名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在国内同行实行全员安全工资和管理工资制度,提高了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在与客滚船管理有关的海事、港口、港航、企业、气象、公安、消防等单位和部门之间,已经串起了一根环环相扣的“安全链”。正是这根紧拉着链条,牢牢维系着渤海湾客滚运输的安全。
 实时监控 科技护航 客滚船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在烟台海事局指挥中心的船舶交管系统(VTS)监控屏幕上,记者看到很多标有“渤海明珠”、“海洋岛”、“宝华”等不同船名的红色小方块在闪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屏幕显示的是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雷达回波显示的客滚船运行状况。
 点开小方块,每一艘客滚船的航向、航速、抗风等级等资料一应俱全,此外,渤海湾各个气象监测点的气象信息也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这是气象实时观测系统所观测的数据叠加到VTS上所形成的。我们对客滚船实行的是最高等级的风险监控,并根据各艘客滚船的船况、抗风能力和船公司管理情况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海事人员说。在烟台航段,他们通过雷达和AIS对客滚船进行全程跟踪,并随时保持通讯联系,一旦客滚船发生故障,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
 据了解,目前海事部门在烟台、威海、大连建立了3个船舶交管中心,共设有21个雷达站,形成的“雷达链”实现了对渤海湾客滚船及其他船舶的动态监控。
 记者登上了靠泊在码头的“渤海玉珠”,该船是今年7月投入运营的,堪称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最安全、最豪华的客滚船。在驾驶台后面的船舱里,船长于树杰指着一个屏幕说,这个屏幕能同时对机舱、车辆舱、客舱及码头等49个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和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实时联网,就连公司老总在外出差,只要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都能看到每一个实时监控画面。
 据了解,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投资300万元,在山东籍省际客滚船上全部安装了远程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客滚船关键部位及周边海域视频信号与岸基指挥中心的实时传输,为岸基对船舶的日常监控及应急指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当了10年船长的于树杰驾驶过很多客滚船,他为自己驾驶的这艘国内最豪华客滚船而感到自豪。“和以前开老旧客滚船相比,现在的心情大不一样,新船安全性能非常好,服务设施更是没得说,就连很多旅客都点名要坐我们的船。”他说。
 条块结合 联手协作 长效机制抵御风险
 正如于新建所言,抓安全要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尽管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如何保持长治久安?各有关部门正致力于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探索。
 2000年以来,交通行业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硬性措施,对客船、客滚船船员的学历、适任证书、任职资历作出特别规定;2002年,交通部颁布了《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使客滚船管理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2007年又颁布了《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管理重点由原来的船舶、船员扩展到了船公司,实现了管理体制上的一次彻底转型。同时,山东省和辽宁省及各相关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针对客滚船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行业管理办法,奠定了客滚船行业规范管理的基础。
 “交通运输部及地方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规章和政策非常重要,使得许多管理热点和难点问题迎刃而解。”烟台海事局监管一处处长王全作说。这些法规制度的出台,加快了客滚船公司的脱胎换骨进程,使渤海湾客滚运输管理逐步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2000年,交通部明确要求,所有跨省、区航行的海上客船、客滚船和客渡船一律由中国船级社检验。职责的明确有效消除了山东和辽宁两地船检机构争抢检验业务的现象,从源头上牢牢把住了客滚船安全技术质量关。
 2006年,针对渤海湾水域季风性环境条件恶劣等特点,交通部进一步提高了客滚船建造标准。新建客滚船除了要满足抗风稳性、电缆耐火、救生设备存放和登乘位置等集合处所免受失火蔓延威胁外,还要采用双主机、车辆舱必须全封闭并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配备全封闭救生艇和垂直海上撤离系统,尤其安装减摇鳍是国际公约所没有要求的。
 2005年9月,烟台至大连“安全畅通文明”航线创建活动启动,由山东、辽宁海事局牵头,旨在建立一种有海事、交通、港航、救助、气象、船检以及客滚船公司、港口单位等28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客滚船安全运营长效管理机制,条块结合,联手协作,全面提升客滚船安全营运水平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最终形成水上监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北欧作为世界上客滚船的发源地,其客滚运输管理水平在国际上一直领先。渤海湾客滚运输与北欧地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07年8月,在山东海事局的支持下,烟台海事局完成了渤海湾与欧洲发达地区的客滚运输比较研究,以切实找准问题和差距,为今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加强应急 动态待命 建立客滚运输“搜救网”
 搜救作为海上安全保障链中的最后一环,是避免和减轻海难事故损失的最直接手段。按照渤海湾等重点水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交通运输部加大了海事监管与救助设施投入。目前,海事、救助等各部门携手合作,并联合客滚船公司及社会救助力量,已建立起渤海湾客滚运输“搜救网”。
 今年“五一”期间,烟大航线上某客滚船机舱失火,“北海救131”轮等专业救助船仅用一个小时便抵达现场,利用先进的救生设备将遇险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到救助船上。记者了解到,2004年至今,渤海湾虽然发生过4起客滚船火灾事故,但由于处置及时妥当,救助保障有力,结果无一船沉没,上千名遇险旅客和船员全部获救。
 针对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管理,烟台海事局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我国海事系统第一个应急预案。目前,由交通运输部牵头,在渤海湾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海上搜救体系。在烟台海事局,记者看到了该局今年上半年和“中铁渤海轮渡1”签订的搜救合作计划,内容包括该轮的基本状况、自救设备、搜救中心针对该船采取的特殊措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和每一艘客滚船都建立了搜救合作计划,这相当于为每艘船量身定制了一套搜救应急预案,不但为搜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搜救效果。”
 与此同时,渤海湾的救助力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客滚船航线是我们部署待命的重中之重。”北海救助局救助处处长曲广文说。该局在渤海湾常年设置北海一号位、大连、烟台、长岛、南隍城五个待命点部署5艘救助船艇,扼守西至旅顺、蓬莱一线,东至大连、威海一线的客滚船黄金通道。冬季和重要时段,大连和烟台的待命点再向海上前移10海里,与北海一号位的待命船相呼应。这样,烟大航线上任意一艘客滚船出现险情,专业救助船都能在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则在大连和蓬莱建立了两个基地,部署了3架救助直升机和一架固定翼飞机值班待命,一小时内就能飞抵现场,形成了立体救援网络。
 在北海救助局救助指挥中心,记者通过电话连线在烟大航线中点上的北海一号位待命点值班的“北海救113”轮船长曹德广。他告诉记者,客滚船是他们“重兵把守”的对象,每到大风天气,他们总是处于高度警备状态,确保发生险情能立即出击。
 为了提高应急反应水平,增强各方协同作战的能力,渤海湾每年都要举行针对客滚船的联合搜救演习。此外,海事部门与广播电视部门建立了海上重大风险预警信息发布联动机制,以进一步完善海上重大风险预警网络体系。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不断通过新闻媒体、培训教育等途径,广泛普及公众的风险防范知识,不断强化提高全社会的避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还注重从细节着手加强安全防护。如为了延长落水者存活时间,山东省交通部门组织完成了保温救生服研究,并规定自2006年起每年10月10日到次年6月10日间,山东籍省际客船必须配备保温救生服,这样,落水者可在零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中存活时间延长到6个小时。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深刻感触。诚然,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管理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也正如专家所认为,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形势的根本扭转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在思想认识上警钟常鸣、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安全链”必须越拉越紧,“防控网”必须越织越密。
 □记者手记
 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局面
 在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局面背后,海事、港航、救助、船检、公安、气象等环节紧紧相扣,共同筑就了一根牢固的安全链条。处于这根链条上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关口、杜绝隐患。安全,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和习惯。
 采访中,无论是海事部门,还是客滚船运输企业,都感叹安全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加倍珍惜。一位船公司老总说,不管是哪家企业的客滚船发生海难事故,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都可能陷入低谷,受到牵连的将是所有客滚船运输企业及链条上的每个相关部门。经历了“11·24”的痛苦和十年含辛茹苦的磨砺与洗礼,各相关单位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共建安全局面有了更多的觉悟和共识,跨越不同部门和区域的“大安全”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目前,渤海湾客滚运输逐步进入“安全—效益、效益—安全”的良性循环,但要使其全面步入安全、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实现客滚船本质型安全,还必须进一步构建合作和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管理上,必须尽快实现由各部门条块管理模式向综合协作管理模式转变,由传统式管理模式向科学系统管理模式转变,将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