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商贸流通案例

家具业09年的机遇与挑战

2009-6-13 0: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0年关头回首与展望
1978到2008年,站在这30年的关头回望家具业,你会发现这个行业发展是如此迅猛,以至于企业家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走过的路——他们要忙于不断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在这种躁动甚至有些狂热的成长中,家具业造就了自己的繁荣,一组数字显示了这个行业的成就:近20年家具行业年均增速是29.3%,出口平均增速是34.9%,远高于20年来中国GDP增长9.8%的总体水平。
中国家协理事长日前表示,2008年中国家具业总产值可能超过6000亿,出口266亿美元,生产总量占世界的25%,出口占22.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
“由此企业家可以考虑,家具行业的这个速度能否继续保持下去?”贾清文同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是否能保持这种增速,要看过去支撑中国家具业高速发展的各种因素是否存在,中国家具业发展的模式是否可以维持。
出口导向型政策与家具业的繁荣
自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政策,以旺盛的国际市场需求代替薄弱的国内需求,人民币低估,降低各生产要素价格,发挥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受益于西方国家经济繁荣产生的庞大消费需求,经济的全球化,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
家具制造业是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典型,是一种理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木材以进口为主,大量出口家具制成品,在国内产生的附加值主要来自劳动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这些年中国的劳动力近乎无限供应,据统计,此前多年珠三角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资源价格是被低估的,环境因素又几乎被忽略。
正是凭借这种低成本优势,中国家具贸易一日千里,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奇迹。但是,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这种增长模式的弊端在于重外需而轻内需,重出口与投资驱动,而轻消费驱动,重经济发展而轻民生,是一种高速度、低效率,容易成功,也很容易产生种种问题的增长。 
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在家具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后,众多的出口企业过度依赖于低要素价格和低汇价,(由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及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巨大冲击,就可见一斑),缺乏从事技术创新、品牌塑造和产品升级的压力和动力,成为典型的接单工业。 
此外,中国家具出口主要以低档产品为主,利润微薄,企业只能靠数量扩张创收,非常容易引起与主要进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进口国同行及工人对中国家具的敌意。中国家具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和欧洲,其中美国更是占到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成为美国大量贸易赤字的贡献者。 
近年来,中国家具出口先后遭遇美国的反倾销措施、土耳其的贸易保障措施和欧盟的反倾销起诉。此外,欧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中国木材产品提出森林认证(FSC)要求,导致出口门槛进一步提高。家具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衰退,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愈加浓重。 
家具产业只是众多中国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影。事实表明,政府从2006年起,便开始逐步减少贸易保护和对汇率形成机制的干预,推动市场化,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粗放的增长方式。 
当时人民币逐步升值,先后出台了加工贸易类出口限制,台账转实,出口退税上调等多项政策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或者转移。 
但是,中国制造的升级注定命运多舛,这种政策在2008年减速。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然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出口,成为了当务之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进程则有可能暂时搁置。 
但这次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变得更加紧迫。很明显的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之下,中国经济恶化之快出人意料,暴露出了这种模式的僵化和不可持续性。 
升级转型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仅就中国家具行业来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遑论国内的资源,恐怕以全球的资源都难以再支撑它以此前的高速进行规模的扩张,现在是到了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时候了。 
升级,转型,并非是淘汰家具产业,而是去提高家具产品附加值,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效率。从中国的国情看,家具这种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吸纳缺乏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当加以保护和引导。 
对于缺乏升级能力的企业,则要施行转移政策,逐步向中国内陆地区引导。我国中西部省份的土地和劳动力等各项成本依然低廉,当地政府再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企业在那里的生产成本之低足以抗衡印尼、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 
11 月,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三项举措就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如果上述举措能够尽快得到实施,在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港口之间修建好完善的铁路,实现铁路转运与航运的高效对接,无疑将为沿海企业的转移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若能如此,相信沿海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转移到中国内陆地区,而越南等国。 
家具业即将步入成熟期
从产业生命周期看,中国家具业历经30年的发展,已经历了初创阶段、成长阶段的中前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后期,并准备向成熟期迈进。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产业会出现震荡和激烈的竞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也非常大,破产率与合并率相当高。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的数量会呈现大幅度的下降,随后便开始稳定。市场需求基本饱和,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减慢。虽然行业仍在增长,但增速不可能维持此前的高速。
长期来看,家具业将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即将步入成熟期,因此家具业的增速不会再保持以往20%以上的高速,企业应该将高增长的预期降下来,进入一个中等增长速度的周期,整个家具业才能更稳健的发展。由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都开始进入周期性调整,未来一到两年,家具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和波及,这一时期的增速甚至可能要更低。
明年市场不容乐观
时值岁末,孩子们或许正在欣喜的盼望着新年的到来。但是,中国家具业乃至中国经济在2009年将要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进行一场悬而未决的较量。
从宏观经济看,2009年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很大。风险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因素是外部需求严重下滑:金融危机并未见底,随着它的蔓延以及对实体经济冲击的进一步显现,2009年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将出现经济负增长、停滞或接近停滞的现象,这些发达国家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其消费需求的大幅下滑,必将导致中国出口的萎缩。
当前世界经济不是短期调整,而是周期性深度调整,通常金融危机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实体经济的萎靡。经济学家预测,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幅度将远超2008年,“中国出口面临的冲击将由此前的成本冲击向需求冲击转变,这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速的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贸易顺差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中国最近的一次出口负增长是在2001年6月。
第二个因素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2008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量价齐跌的速度日益加快,购房者对房价进一步下滑的预期,开发商出现的高库存现象,未来三年 9000亿元保障房的陆续推出,股市陷入低谷(被股市套住的散户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无疑是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之一),消费者对整体经济环境的担忧,这些因素都将加剧房地产业的不景气。受其影响,钢材、水泥、家居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增速也必然放缓。
近几年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约在30%左右,房地产占10%的GDP,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半以上来自于出口和房地产这两个推动力。这两大发动机的减速,必然将深刻影响明年的总体经济。
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已是刺激内需,维持经济稳定,确保明年经济增长在8%以上。但即便如此,就家具业来说,在主要出口市场萎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市场不能尽快的走出萧条,来拉动内销,明年的形势无疑是非常严峻的。
如何渡过冬天
从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家具业主要遭遇的是成本增加的压力:各种原辅材料价格的飞涨,劳动力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的猛增,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的下调等等,削弱了家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当时出口市场的需求萎靡的压力还不是特别明显。
从下半年开始,随着金融危机对欧美各国实体冲击的逐步显现,家具出口遭遇到了需求的冲击,许多企业已经接不到订单,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出现了频繁的倒闭、转产等现象。同时,由于装修相对于购房的滞后性,国内楼市不景气对家具需求的影响也开始在下半年显现,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的生产减速,各种原辅材料价格开始下滑,家具业受到的冲击则是以需求萎靡为主。
国家正在极力采取各种措施稳定中小企业。出口退税上调到了13%,同时还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以降低企业成本。目前,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强烈,认为随着出口的萎缩,人民币有可能进入贬值通道以刺激出口。
宏观经济环境不是企业所能左右的,就像人不能左右天气的冷暖一样。作为企业只能是一边观察大环境走势,一边依靠自己强健的体魄度过冬天。
在整个宏观经济、整个行业趋紧的大环境中,家具企业应形成深刻的危机意识,但更需以足够的信心,采取积极的举措以应对困局。 
第一,企业要管好资金的使用,降低负债率,减少投资,增加现金流,控制好资金链。这一点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尽管中央出台了有利于政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在获取及偿还贷款上还是要遇到困难。如果冬天足够寒冷,那么企业能维持资金链不断裂,保证企业不破产,能挺住就行了,发展则是活下来的后话。 
第二,加强产业链的整合,提升企业效率。经济学家郎咸平建议由政府主导,帮助企业进行“6+1”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他指出“6+1”制造产业链包括产品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其中产品制造为“1”,其余环节为“6”。他举例说,中国服装企业走完“6+1”整个产业链一般需要180天,但西班牙服装零售商ZARA仅需12天,其产值成本相差90%。华为、富士康就是做“6+1”高效整合比较成功的模本,通过这种整合可以极大的提升企业效率,节约成本。 
第三,很多家具企业都没有自己掌控的国外营销网络,不得不与境外销售公司合作,丧失了定价权,成本也居高不下。当前受经济危机影响,许多美国企业都跌入低谷,有实力的企业应当抓住机会,抄底美国市场,收购一些资产优良的家具公司,掌控其品牌和营销渠道,这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非常有益。 
第四,优化营销网络,稳定渠道伙伴,让利给经销商,共同度过难关。同时,要减少渠道层级,缩短销售渠道,这样才会提升利润空间。 
第五,企业家一定要去除浮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积极调整心态,以实干精神引领企业走出困境。在业务拓展上,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争取做到最优,切忌盲目发展。 
企业必须实现升级和转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这并不非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根据产业微笑曲线理论,在一条产业价值链中,其上端的设计、研发,与下端的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附加值高、盈利性最强;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当前,在国际分工中大多数中国家具企业都是处在整个价值链中制造这一环节,利润很低,产品也是供过于求,因此企业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尽量延伸。即加强研发,加强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踏上新征途,迎接机遇与挑战 
困难是暂时的,世界家具产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会变,中国未来作为世界家具制造中心的地位不会变。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中国家具业的发展,虽然不会像以前那样迅猛,但仍将维持较快增长。企业应满怀信心,利用这两年时间完善自己,准备迎接新一轮繁荣的到来。
   
原因在于: 
第一,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家具产业水平差距很大,中国家具可以继续进行产品升级、技术升级、品牌的塑造,具有强大的后发潜力。 
第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将为家具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是32.53%城市化比例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中国有6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带来极快的消费增长。作为“衣食住行”这些日常消费品之一的家具,无疑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第三,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低成本优势开始消失,但劳动力成本只是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之一。中国家具业历经30年发展,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这必将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注入。此外,中国稳定政治,快速发展的经济,相对于其他低成本国家,无疑也具有更为强大的吸引力。 
中国家具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开始踏上成长30年之后全新的征途,这条路上充满了机遇,也有挑战。当前,企业应该对宏观经济走势、家具行业发展趋势等商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实际重新审视,预估到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最好的结果,重新调整发展战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