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货在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
2009-6-21 2: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补货是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零售商通过及时补货来打败竞争对手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系统中建立补货功能可以使零售商完成促销、定价、分类等策略的建立,获得的额外利润可以降低销售损失,同时使库存水平最小化。
当总是要为供应商缺货和多余货物发生争执时,可以利用补货功能节省更多的时间。补货要充分考虑到需求预测、交期预测、订单周期、服务水平目标、建议订单量这五个方面。
需求预测
补货一般定义为补充已经卖完的货品,这个定义没有充分表达它在零售库存管理中的运作情况。如果广告产品卖掉了好几百个,是不是我们应该再购买几百个来补充?如果某个产品在下个月不再销售或者这个产品只是在某个季节销售,那我们也要盲目地补货?
其实,零售补货的更为合适的定义就是,在已经发生的基础上采购商品从而支持预期需求。
在补货中,影响最大而且最难掌握的就是需求预测,它不仅是补货的基础也是了解未来需求的关键因素。然而有些预测估算都依赖于采购者的经验,有些需求预测是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推算,零售商也会针对产品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补货方式。
采购者通常负责购买几千种产品,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资料来分析每种产品并做出各种决定,最简单的方法是预测产品的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补货。当需求迅速增长或者降低时,如果没有更新预测,系统也没有做出快速调整,当然也会给零售商带来损失。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产品有时卖掉1个,有时9个,这样大概持续四周,每个星期平均销售5个,但是预测是每星期4个(80%的准确率)。根据经验,每四个星期更新预测是比较合理的。在零售业中,80%的商品每周销售小于1到2个,而且销售比较稳定,所以需求预测是可以根据以前的销售记录。如果是季节性产品,就要根据这个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行预测。某个产品一年中平均每周销售是10个,在十二月份时销售50个,那么在十二月份的预测就要提高到之前的5倍。
交期预测
交货时间的预测也可对补货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交期是指发出订单到收到货品的时间。其中包括把收货数量输入系统,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当补货重点是得到产品从而支持预期需求的时候,交期的预测就是在未来需求之前的多久发出订单。采购者对交货时间判断有偏离,就会造成交期预测不准确。如果出现的情况越多,供应商和仓库的库存就会很难控制。
为什么交期预测非常重要呢?如果每周的需求预测是100%正确,而交期是一到两天,那么在一周之内多次补货,会造成过高的库存量。所以应该在交期预测基础上进行需求预测。采购者应准确掌握供应商交期从而达到服务的目标。时间就是金钱,交期预测至关重要,它能减少供应商交期不准确性,提高供货率,降低对于交期变化而补偿的安全库存。
进行交期预测,需要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包括对于具体交期和交期变化的管理。熟悉每个供应商表现情况,掌握他们的不良表现对库存和销售的影响,这些都可以帮助采购者在与供应商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达到准确补货的目的。
建立交期预测的解决方法时,可以运用需求预测同样的方法,其中包括对交期趋势的调整,交期变化的计算。没有合理的交期预测过程和工具,采购者就不能盲目地增减安全库存,一个非常成功的交期预测会使服务和销售在保持当前水平情况下使库存降低10%到15%。
订单周期
订单周期是从制定订单开始到收货的这段时间,采购者通过分析决定订单量并保持一定库存量,确定下一轮的采购计划。采购者同时要衡量购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从而计算出最有利的订单周期。
购置成本和订单的建立有关系,比如订单的付款方式,处理订单的费用等等。制定最优化的订单流程,首先是计算出最优化的订单周期,它是建立在平衡运行成本和购置成本的基础上。减少运行成本可以增加订单的次数,而减小购置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订单量来实现。正确的订单周期有利于提高供应商的库存管理水平。
服务水平目标
最好的零售商是能够保证100%供货率,同时最大限度地使库存水平降到最低。有选择地对产品进行高质量的服务,会使零售商降低库存投资,同时使预期存货水平最大化。
1.安全库存
服务水平目标分析是潜在需求的一部分,可通过补充安全库存来支持,安全库存常常用来防止不确定性。有许多因素导致这种不确定性,其中最常见的因素是需求预测错误和交期的变化性。解决的方法可以通过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系统使交期变化性最小化。
另外,准确地预测客户需求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零售商需要一些办法处理需求预测偏差。服务水平目标和安全库存分析就是其中一些方法。过高的服务水平目标会制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但是也会导致过高的安全库存和产生相应的费用。有些产品需求有一定的稳定性,安全库存也会比较低,而有些由于供应商造成交期变化性的产品,需要较高的安全库存。还有一些产品需求较大,这就需要额外的库存来支持,而另外有些产品销售量较低,也不大会断货。
当决定服务水平目标的时候,持有足够的安全库存来满足潜在的需求不是最有利的策略。因为采购和运输额外库存的成本非常高,服务水平目标提高,用来支持目标提高的库存也会相应增加。
比如说,整年中某种产品平均每周销售3到5个,在四月份某个星期,由于一个大客户采购使销售达到17个,如果要达到99%的服务水平目标,最少要有17个安全库存。为这些多出的库存付出的运行成本并不能抵消产品的利润。
2.设定合理的服务水平目标
设定合理的服务水平目标可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当服务水平提高、销售损失最小,运行成本就会提高。通过仔细分析,合理的服务水平目标,可以保持低库存同时降低销售损失。在实际操作中,设定合理的服务水平目标,会使库存水平降低10%到15%,服务水平提高2%到10%。
举个例子来解释,某个产品交期预测是7天,每周销售大概23个,订单周期也是7天,需求预测是在这7天中销售19个,最后服务水平分析是要保持额外两天的库存(4个)来应对交期和需求预测的变化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库存应该是4+23+19,总共46个。如果目前库存是20个,那么需要补货的数量是26个。
建议订单量
对每个产品设定建议订单量是补货的方法之一。另外要注意订单的有效性,这是由供应商制定的规则。比如说最小订单量、包装数量和方式等等。采购者的建议订单量是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的。如果订单量比较少不能满足最小订单量,供应商不会送货,反之订单量比较高,就可能导致较高的库存。这就需要采购者平衡两者的关系。
另外,还有一种补货方法就是供应商自己制定订单,但要求采购者制定各种管理规则,而且供应商自身要有较高的库存管理水平。【作者系利童反斗城(上海)商贸公司物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