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自主品牌
2009-6-28 10: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枭冬
日前,有相关人士透露,一汽集团将统一其旗下自主品牌车型标识,并对这些车型进行并网销售,日后还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层面进行深度整合。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一汽车集团针对自主品牌所做的战略部署很具代表性,因为按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看,自主品牌迟早会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角。现在,甚至很多合资企业都在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其市场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在自主品牌越发引起关注的同时,笔者却发现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对 “自主品牌”的概念还不甚清晰。
记得曾经有一份 “如何看待国货,是否会购买国货”的调查报告,认为在汽车消费方面,自主品牌汽车就是“国货”。只是,这 “国货”究竟如何界定,有点不好说。
对此,一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货标准究竟怎么定,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所以,很难认定哪些是 “国货”,哪些是 “洋货”。自主品牌汽车想必同样如此。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2005年, “龙何之争”引起的 “中国需不需要自主品牌”的论战时,便已经多次提及何谓自主品牌的问题了。只是,4年后的今天,面对宝马、奔驰走上政府公车采购名单,业界都在呼吁要扶持自主品牌发展时,却发现不知该对谁 “着力”。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产业尽管进步很大,但对民族品牌的思考却被市场的旋风冲淡了。如今,当政策和市场都对自主品牌给予积极回应后,很多企业都想打打 “自主品牌”的擦边球,甚至是借机生财。
从目前情况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奇瑞、吉利等被定义为自主品牌几乎没有任何疑问,因为从产品研发到知识产权,其都有较为纯正的国货血统。
但业界目前还有另一种判断方法,即由国产化率高低来界定是否是国货,或自主品牌。按照这个思路,像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的车子国产化率都比较高,很多人也打着 “国产化率”这杆大旗高呼,其大多数部件均国内生产,并非进口,不过只是名字更国际化罢了,所以都可以算做 “国货”。
同时,笔者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部分企业的注册地在海外,但却一直以民族企业之名亮相于公众视野。且不说这种行为的是非对错,其品牌算否 “自主”,却让我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对于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我们有个基本共识,就是其必然依赖于一到几家可以打进世界的中国品牌,这样的例子无论是美欧,还是日韩都有很多先例。目前,自主品牌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名正言顺,其发展和成长才能少走弯路,多受保护。
当然,如何界定自主品牌也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判定其自主与否,绝对绕不过是否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除了商标以外,比如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几个核心部件是否是自主生产或控制,更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住这几个要点,尽早出台相关规定或标准应该是当务之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