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行业分析

多管齐下建设农村快递物流体系

2009-7-18 4: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曾军山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中央又在实施家电下乡等惠民工程,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尚未健全,农村流通渠道不畅,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农村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快递物流的支持。建设农村快递物流体系,总的来说,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走“政府主导、网络竞合、多方搭台、共谋善助”之路。
政府主导
    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快递物流,市场和资源是其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政府的导向引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城市的快递物流发展模式,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一级政府,应认识到高效的快递物流服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避免 “等、靠、要”的思想,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尽早进行区域快递物流规划,尽快制定促进快递物流发展的政策。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快递物流基础设施还没有纳入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快递物流与地方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得不到衔接,依托交通运输平台发展农资仓储和配送业务还存在很大困难,规划和政策部门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应当在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将农村快递物流工作融入公共事业发展体系,纳入涉农市场主体范畴,享受相关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协调农村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统筹协调农村快递物流与其他流通服务的关系,实行同步准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二是支持快递物流市场主体优化和完善“三农”服务功能,在农村快递物流领域开展快递物流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其在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打造产品、标识、配货渠道、产品价格、服务标准、经营“六统一”的管理模式、 “政府+企业”的监管模式, “农民受益+企业增效+快递物流发展”的战略模式;四是构建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农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建成 “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网络竞合
    面对大部分快递物流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的现状,发展农村快递物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农村快递物流活动,相对来说成本较高、管理链条较长、市场规范程度较低,有赖快递物流市场主体明晰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例如:是选择直接进入还是通过收购、兼并或持股其他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是按照市场的增长速度和投入预算,建立一个针对农村市场的核算体系?还是干脆把农村市场作为一个独立事业部运行?快递物流市场主体都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
    从现实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一般来说,大多数快递物流市场主体不会自建网络,而是通过明确法律关系、完善合作条款、增加商业保险等手段,整合资源,建立新型快递物流运营组织。比如说,县域的一些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企业,利用原有的渠道、仓库和运力,开展多元化经营,为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一些农产品批发商到农村收购时,合作进行区域定点配送,解决从县城到乡村这段距离的空载问题。一些粮食收储企业、蔬菜批发和运输个体户等,在仓储、运输、配送上做农村快递物流文章。基于此,网络竞合尤显重要。
    各类快递物流市场主体都要由竞争走向竞合,开放网络资源,打造双赢、多赢格局,实现 “功能叠加、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善于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互动中把握市场的变化情况,兼顾市场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既要照顾眼前实际利益,又不要错过开拓农村市场的机会。
    相对其他快递物流市场主体而言,邮政快递物流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如有点多面广、遍布城乡、深入千家万户的网络;业务种类丰富、服务功能完善,具备信息流、资金流和快递物流 “三流合一”的平台等等。
    目前,全国共有邮政服务网点5.9万处,其中4.2万处在农村,占全国总数近70%;邮政行业从业人员78.8万人,其中农村营业投递人员近14万人;全国31个设有省级邮政快递物流公司,邮政服务 “三农”网点达到24万多处,覆盖了全国86%的县市和超过三分之一的行政村,逐步形成了“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支撑”的农村快递物流的综合服务模式,形成了 “省-市-县-乡-村”五级分销配送网络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条连接工业企业、商贸企业、零售店、农户地市场链条,开辟了一条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新的流通渠道。
    重要的是,邮政系统放大比较优势,在农村快递物流市场拓展更大的服务领域。如加强与供销社等部门的合作,整合农资生产企业、农家店等社会资源,在乡、村邮政网点叠加农村快递物流服务站,形成具有邮政特色的农资产品分销 “绿色”通道。
多方搭台
    发展农村快递物流,需要搭台的方面很多。从宏观方面来看,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无缝联接,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支撑,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从当前实际来看,需要确立主体的资质和专业分工,系统打造农村快递物流的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
    有几个基本点是必须的:一是利用农村客运汽车站点、农副产品市场等货物集散地,建立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网;二是利用现有货运场站、集散地、货运公司、车队等站场优势,完善农村快递物流布局;三是利用现有传统托运、仓储、货运代理、货运配载等体系,健全农村快递物流渠道;四是做好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间衔接,发挥政府的信息网络作用,及时反映市场行情,做到互通有无;五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 GPS定位系统对运输货物进行实时追踪,确保物流货物在途的安全。
    其中,农村交通能力是基础。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低,交通部门要在实施 “交通先行”的同时,积极考虑“快递物流跟进”,把农村快递物流融入综合运输体系。
    工商登记注册是支撑。工商部门需要放宽准入条件,开辟快递物流市场主体登记绿色通道。一是简化连锁经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鼓励快递物流市场主体利用网络优势,发展连锁经营。二是鼓励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 “三农”服务网点等快递物流市场主体进入农资市场,直接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财政金融支持是后盾。目前,农村金融资源供给的有效性较差,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缺乏稳定的 “金融后盾”。因此,在中央政策推动和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发挥作用的同时,各级都要加大对农村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提高快递物流网络承载能力,共同延续农村快递物流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综合信息平台是关键。实现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经济化,必须有信息平台支撑。目前,邮政快递物流已实现了总部对全国邮政快递物流服务 “三农”网点进、销、存的实时动态管理,加快了服务农户和市场响应的速度。但是,其他快递物流市场主体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共谋善助
    农村快递物流是正在形成的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诱人。除了前面所述的各方搭台,还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谋善助。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规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快递物流市场主体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家电下乡、化肥淡季储备招投标等。商务部门需要支持快递物流市场主体全面参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业部门需要鼓励邮政企业等快递物流市场主体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合作,普及农技知识,提高邮政科技服务 “三农”的水平。农资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工作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对快递物流配送商品的质量监管,在避免对快递物流连锁经营网点进行多头和重复检查的同时,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行业协会需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快递、物流协会为中介,提供货源信息,提供车辆信息,提供新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解决农村快递物流市场的运输、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问题,帮助快递物流市场主体赢得有利的市场格局。
    可喜的是,农村快递物流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层的关注和重视。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六部门联合下发的 《关于推动农村邮政快递物流发展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在山东青岛召开专题会议,张德江副总理亲临大会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五项推进农村邮政快递物流发展的政策举措:一是推进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全部完成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邮政局(所)补建工作。二是支持邮政进入农资市场,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 “三农”服务网点可以经营化肥等农资产品。三是鼓励发展连锁经营,鼓励邮政企业利用网络优势,建立 “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农村快递物流新体系,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四是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支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关强农惠农政策。五是加强规划引导工作,把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邮政 “三农”服务网点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给予政策支持,统筹协调推动。
    这些政策措施,有必要推广到其它快递物流市场主体。如此,农村快递物流必定能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曾军山 现任河北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曾任湖南省邮政局行业管理处处长、国家邮政局快递管理处处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