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为本 稳健一生
2009-8-16 0:5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林家良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周溥波先生鲜在媒体上露面,这和他为人、行事的低调不无关系。近日,笔者有幸对周溥波先生进行了采访。
记者:周董,您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除了宏智置业公司,您还是富多来仓储、恒溢仓储、百亿贸易等十几家上规模公司的掌门人,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您创业和经营发展的历程吗?
周溥波:20世纪70年代,我从学校毕业后就在电器行业发展。先是在电器铺帮人打工,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积累了一些资金,就跳了出来从事电器的买卖贸易。适逢当时香港的有线电视向无线电视过渡,我觉得这是一个商机——因为当时的有线电视一个月的费用要十几元,而普遍的香港市民一个月的收入才300多元,有线电视属于一种贵族消费。而无线电视的出现将会改变这种局面。鉴于此,我投入了资金经营了无线电视器材的买卖。由于无线电视的市场需求十分庞大,两三年后,我便挣到了第一桶金。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制造行业表现出强大的旺盛需求。乘着改革政策的春风,我回到了内地,在广东南海开设了一家中外合资的造纸厂。当时除了在香港的设备机器带过来,还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股份制。我当时占的股份是55%,除了各股东占的部分,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分到了股份,使公司每个员工都是老板,公司赚的钱大家都有份,自然人人做事都十分积极,都为公司赚取最大的利益。到了20世纪90年代,物流业在香港兴起,我又投资开设了雄辉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同样也做得很成功。
现在,随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线不断拓展和联邦快递项目的投入运营,以现代产业聚集为主导,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的空港经济在花都渐入佳境,空港经济将会是下一轮经济新的增长极,这将带来无限商机。
记者:您在香港那边从事物流行业已有10多年了,是什么使您想到来花都投资建设宏智空港物流中心的呢?这里吸引您的是什么?
周溥波:宏智置业的前身是雄辉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在香港从事陆上运输已有10多年。今设立宏智置业有限公司,选择在花都建设宏智空港物流中心,主要是看准花都发展物流产业的大好势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空港优势。依靠华南最大、最现代化的国际枢纽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决定了花都航空物流发展
的高起点、高规格和高速
度。此外,联邦快递
亚太转运中心落
户,花都航空物
流与世界接轨的
能力大大增强,
并带来了便捷
的全球货物运
输服务,带来
了物流、供应链
流和资金流三流
合一的先进理念,
更带来了巨大的产业
集群效应,花都航空物
流经济如虎添翼。
产业支撑优势。背靠实力雄厚的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中心。从花都出发,2个小时车程范围覆盖了华南27个重要的大中型城市、数万家制造工厂和上亿人口,有着极其强大的制造资源、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背靠年货运潜力达1000万吨的珠江三角洲产业群,花都航空物流经济前景十分广阔。
交通优势。拥有机场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轻铁无缝连接组成“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在花都,飞机与火车、轮船、汽车、地铁等其他现代交通方式紧密相连。5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1条铁路、1个国家二类口岸、1条轻轨线 (规划中)和多条公路,构成了花都航空物流区极其便捷的交通网,物流、人流畅通无阻。
可持续发展优势。机场周边有大幅可开发土地。花都区总面积为969平方公里,白云机场目前周边的花都辖区,大多为平原农村地带,有着上百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资源,产业拓展空间巨大,现代物流、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潜力十分广阔,未来花都临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会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保证。
记者:能谈谈公司在广州的发展情况吗?
周溥波:我们公司在花都区花东镇拥有物流用地面积近300亩,用地紧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机场和联邦快递等附近4个位置,其中仓储用地一占地60亩,距离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2公里,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850米。仓储用地二占地105亩,距离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4.5公里,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公里。仓储用地三占地92亩,距离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5公里,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公里。仓储用地四占地40亩,距离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3.5公里,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4.5公里。
在此基础上,公司现正在兴建一批高质量和实用的物流仓储仓库及高级写字楼,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并以灵活的租赁方式,按照物流企业及商业活动的个性化需求,作出贴身剪裁,为各物流企业及商业单位服务。
记者:在奋斗创业的历程里,您觉得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有哪些事是令您印象最深刻的?
周溥波:一直以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都是本着 “以诚为本”的宗旨去对待。因为我觉得做生意就像在舞台演戏,扮演的角色是忠是奸,是好是丑都很容易给台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只有诚实待人,细水长流地积累资金才是正道。
印象最深刻的,我想应该是1973年香港那一场股灾。当时我23岁,把在经营电器行业时赚到的钱拿去投资股票,起初赚了几百万元,准备套现购置几间店铺,但由于一时的贪念加上缺乏经验,没及时套现。谁知到了第三天,恒生指数从1774.96跌至最低的150.11,跌幅近90%,我的账面由几百万元变成只剩下几万元,损失惨重。通过那一场灾难,我明白到人生资金的积累,不能单靠投资股票那些高风险的方式获得,应该走稳健的路线去积累资金,自此我便开始转做实业。
当前,社会上年轻人的心态比较浮躁,怨天尤人,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我觉得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因为从我的经历看,人生无论经验和财富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你越是急功近利越就欲速不达。年轻人只要不怕吃苦,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后记: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周溥波先生却鲜在媒体上露面,这和他为人、行事的低调不无关系。笔者虽然曾经和他几次谋面,但像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却是第一次。
在采访过程中,我一直被他朴实的言语和坦荡的胸襟所感染着。透过这真诚,我们读到了他不一样的创业故事。从他的人生阅历中不难发现,周溥波先生是一个拥有超前的理念和敏锐的眼光的人,这从他传奇般的创业史也可见一斑。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放弃已经颇有规模的事业转行全然不同的领域,所需要的不只是过人的胆识与勇气,还需要超前的理念和敏锐的眼光。周溥波先生就是以这样的经历一点一滴去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