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与钢铁难现“共舞”时代
2009-9-18 4: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实习记者 燕磊
近来,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的“呼声”不断。我国政府的一揽子刺激政策,特别是大规模政府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刮起了 “复苏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近日发表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已经趋于平稳或者得到改善。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可能即将结束。
但就在东西两岸共同为经济复苏“摇旗呐喊”的当口,造船业似乎很不给面子,并没有表现出强劲上升的势头。在天津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全国钢材加工配送工作研讨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信息咨询部副主任谭乃芬就2009年船舶工业运行情况作了客观翔实的分析。
从她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造船业“坚冰”仍难破,真正的复苏还有待时日。其对钢铁行业的带动作用锐减,两个行业“翩翩起舞”的盛世景象恐一时难以呈现。
造船业总量增长难掩增幅下降,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依旧处于历史低位,造船市场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未来走势尚需进一步观察。
谭乃芬副主任首先介绍了2009年以来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减少,手持船舶订单连续10个月下降,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进一步显现,经营形势未见明显好转。
伴随增幅下降的是各大船企的利润下滑。1~7月份船舶行业7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22.64%;实现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18.19%。
据记者了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球造船市场一路下跌,到今年5月份我国造船市场几乎没有新船成交。
从6月份开始,我国市场新船成交量开始放大。7月份当月新承接订单199.9万载重吨,其中江苏融盛造船有限公司独占鳌头,承接160万载重吨。但是“由于7月份造船完工量继续大于新承接量,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出现连续10个月的下降。”谭主任介绍到。
一直困扰造船企业的“撤单”和开工不足现象像瘟疫一样不断蔓延。
受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7月份,我国船舶企业撤单情况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7月份全国共撤销船舶订单75艘、388万载重吨,约占7月底手持订单总量的2%。
但会上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撤销订单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光彩,因此肯定有部分企业并没有如实上报,实际上撤单比率有可能达到5%。”
“在新船订单大幅减少,手持船舶订单持续下降、造船产能快速释放的情况下,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船舶企业面临开工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谭副主任不无忧虑地讲到,在她看来,前几年船舶制造行业固定资产的大幅投入造成了现如今的巨大产能,加之当前经济衰退的影响,供需矛盾非常严峻。她甚至悲观地预计未来2~3年内全球造船企业仍将面临接单难问题。
在谈到下半年船舶市场时,她进一步表示,“尽管近两个月国际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有所回升,但这并不代表造船业已经步入触底后的复苏之路。”在她看来,6、7月份成交量有所放大的背后是船价指数的继续回调。
与会的业内专家也持相同看法,认为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依旧处于历史低位,造船市场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未来走势尚需进一步观察。
造船业与钢铁产业属于关系密切的上下游产业。目前,造船业对钢铁业的带动作用有限,而两个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都剑指过剩产能,这让业界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造船业属于钢铁产业链下游的重要客户群体,造船业对于钢铁行业的拉动也成为与会各方的关注焦点。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6月份我国累计生产船板608.56万吨,同比减少418.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2.8%。
对此,谭乃芬重点解释了下降的原因。在她看来,首先是船厂去库存化导致了对于钢材订货的减少。她进一步解释到,此次压缩订货并非因为目前的需求不足,而是前期特别是去年2、3月份以来钢材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船厂大批囤货而导致的库存积压现象比较严重。
韩国作为世界级船舶制造强国,其对船板的需求对我国影响至深。从2003年以来,由于船舶工业的快速增长,韩国自身无法满足对船板的需求,从2004年开始从我国大量进口船板。
“但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对我国船板需求大幅缩水。”在她看来,韩国本土大钢铁企业,诸如浦项和现代制铁开始投资于中板市场。“这也导致了我国船板1~7月份出口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江苏、山东以及浙江大量的“三无”中小船厂大量倒闭。“这些‘无订单、无船主、无船检’的企业再也无法复制先造后卖的神话。”以“三无”造船的主要聚集地临江为例,“目前有至少一百多条船砸在了手里,沉淀资金达100多亿人民币,这也证明了目前船舶市场的低迷。”
此外,改装船、船舶分段大幅下滑,以及延期交船观望态度明显等,都“或多或少的加深了今年以来船板市场的萎靡”。
对此,谭乃芬还就船舶和钢铁两个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谈了她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两个规划都把调整放到振兴之前,这说明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形成的产能将成为影响船舶工业和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阻力,应当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能力是两个行业必须面对的共性问题。”
与会各方也纷纷表示,“两个规划的出台为两个行业协调产能与产品结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钢铁与船舶行业应一如既往的加强合作与联合,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