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行业分析

从三则消息感悟中国快递市场开放

2009-9-22 20:2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廖沙青竹
    最近上网,流览了几则消息。一是DHL转移航空运输枢纽,终止其在美国国内快递和地面运输业务。二是在德国发展了10年的TNT计划与德国出版集团联手竞争,争取将其市场份额从3%提高到10%。三是日本快递业龙头大和控股公司将以35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上海巴士物流有限公司为旗下子公司,选择进军中国快递市场。读罢三则消息,感觉到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美国市场很难让其他跨国公司进驻或者扎根。究其原因,除了美国企业UPS和FedEx的势力过于强大外,美国只承诺开放陆基快递,在航空领域外资股份不得超过25%的政策壁垒,不能不让人视为主因。
    联想到中国快递市场,现在已成跨国公司全球版图中的宠儿,可谓顺势坐大、天地人和、攻城掠地、得心应手。自1984年4月FedEx与代办商在中国开展速递业务开始,众多全球知名跨国公司采取包括购买航线、投资快递设施、追随制造业进入、成立中外合资以及独资快递公司等多种方式,分别进驻中国市场。金融危机形势下,这些跨国公司更加拉开了全面进攻的架式。
    按照我国加入WTO的协定,2005年年底我国已取消对外商在中国投资快递企业所有权上的限制。在这种形势下,外资强力推进独资经营战略,大举收购国内快递企业,实施全国性布控。UPS、TNT、DHL、FedEx早已投巨资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建立亚太快运中心,向中国广大内陆地区挺进。据2009年7月份的人民网报道,DHL新建的华东区国内运输分拨中心在上海启动,该中心是DHL在中国新建的5个亚太区运输分拨中心之一,其余4个分别位于北京、广州、天津和武汉。年底前DHL还将建立10区域分拨中心,目前可知的是DHL西南地区快件操作中心即将投入使用,UPS、FedEx等也在就进驻成都发展进行商洽。在此之前,FedExCorp旗下附属公司联邦快递也宣布,其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客户服务中心扩容升级后正式启用,联邦快递目前在北京、广州和武汉三地都设有客户服务中心。无独有偶,TNT在华全资子公司天地华宇集团差不多同期宣布,其投资武汉的分拨中心正式启用。未来5年,天地华宇将在中国设立10个同级别的区域公路快运分拨中心。不仅如此,在全球一片裁员减薪声中,TNT逆势增兵中国,前段时间启动了一次在华最大规模的招聘行动,招聘职位几乎无所不包,最高至部门总监和分公司总经理等高级职位。
    我们无需再去探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计划和目的性,也无需再去检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对中国快递市场管理政策所发挥的先导作用,更无需描绘中国快递市场 “外企逼着走、国企跟着走、民企推着走”的景象。因为,这一切其实早已洞若观明。目前情况下,真正需要考量的是,博弈中的实力不均对国内快递服务发展造成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市场显见成为了跨国公司的 “避风港”。在今天的中国快递市场上,原本高高在上的跨国公司已经放下身段,正在举起利器拓展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以至于新《邮政法》规定的 “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曾经引起跨国公司的极大争议,被认为是设置了新的投资和贸易壁垒。面对跨国公司的步步紧逼,一些抗不住的民营企业开始举白旗投降, “多米诺骨牌”效应恐将呈现。但也有国内的一些快递企业走向竞合之路。北京金盛红马快递公司就与中通快递、申通快递、运通快递3家公司联网运行,既不丢失客户,还节约了成本。对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也许只有学会在竞合中成长,才能迎来阳光灿烂的春天。
    我们可能无力对过去的开放路径纠错,但设计应对之策还没到为时已晚的地步。国内企业应当走向强强联合,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应当打破所有制界限,面向国内其他市场主体开放。同时,国内企业也要勇敢的 “走出去”,参与国际大开发、大联合。政府应当鼓励本土制造企业携手本土快递企业一同走向世界,与跨国企业进行多方位的嫁接,加大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中的快递业务。最近,圆通快递计划与韩国现代以及另一家日本物流企业在香港注册成立合资企业,将国内运件派发往全球27个国家,就是一种明智而大胆的举措。
    一个重大而深远的课题,是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政府需要深入研究快递市场的外资进入问题,全面加强对外资进入我国快递市场的统计工作,强化对跨国公司进入之后的跟踪统计与监管分析,依据研究结果适时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应当加大对战略地区快件转运中心建设、开发的控制力度,跨国公司在重要城市的快件转运中心建设、开发,政府既要考虑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进行必要的疏导。面对跨国公司在华的兼并收购,有关部门应当尽快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外资开放,并不意味着外资可以 “通行无阻”,地方政府有必要遏制过度的开放政策,审视跨国公司享受的一切“超国民待遇”。
    中国历来有句老话: “求人不如求己。”如同 “三个世界” 划分的理论一样,中国快递市场也有三大不同层次的市场主体,现实的愿望是 “三国争霸”,但实力的差距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成为一方霸主。加快追赶步伐,最重要的还是强身健体,实施 “民营突破、国有领先、外资带动”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最大程度的体现国家利益,打造能够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纵横驰骋的 “国家队”;另一方面,做好快递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研究,防范外资风险,确保国家安全。
    廖沙青竹,本名曾军山。现任河北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曾任湖南省邮政局行业管理处处长、国家邮政局快递管理处处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