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国企责任 服务山东经济
2009-9-28 22: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我为您的事业加油,您给我的生活添彩!这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多年来一脉相承的经营理念,如今已成为9300多万山东人民耳熟能详的服务品牌。
1953年成立至今的56 年来,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以服务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一代代山东石油人劈波斩浪、拼搏进取、锐意创新、栉风沐雨,在人杰地灵、富饶美丽的齐鲁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时代华章。
一次改革一次辉煌一分创新一分成就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56 年的发展,见证了共和国的辉煌,记载了山东经济腾飞的足迹!
1953 年,伴随着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山东省石油公司诞生在齐鲁大地。
呱呱坠地时,山东省石油公司企业规模很小,经营业务也比较单调,主要负责成品油的批发和流通调运,零售业务几乎空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了改革的春风,经济发展加快带来了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山东省石油公司积极调整发展策略,1986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公司被确定为大型(二)企业,对市(地)、县(市、区)公司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1988 年,山东省石油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在全系统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开创了生产经营的新局面。1992 年,山东省政府在原山东省石油公司基础上组建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确定为大型(一)企业。1996年12月,山东省政府批准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并授权经营管理系统内的国有资产。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1998 年,国家决定对石油石化行业进行重大改革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也就在这一年,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划转中国石化集团。2000年2月25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独家发起方式设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亦更名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石油分公司。
划转中石化后,山东石油分公司积极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2000年,对市县公司进行营销、仓储、零售业务垂直管理试点工作,取消了县公司成品油批发业务。2003年至2004年,对油品运输、设备维修和餐饮服务等辅业资产进行了改制分流,突出了主营业务。2004年初,山东石油分公司以优化物流配送和强化成品油市场营销为重点,着力打造“管理层次扁平、业务专业垂直、岗位权责明晰、市场反应灵敏”的新型经营管理体制,强化市公司的经营职能,撤销原县公司,设立经营片区,组建了省级物流中心、零售中心、商业客户中心和财务结算中心,实现了库存管理、资源配置、营销策略和计划制定的全省一体化运营。经过56 年的发展,山东石油分公司已经成为拥有16 个市分公司、123个零售片区、2528座加油站、27座油库,营销网络遍布山东全省的大型成品油销售企业。
为了落实改革方案,在改革发展中体现创新,近年来,山东石油分公司每年在管理上突出一个主题。如 2005 年《内控制度》实施,对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细化了业务流程、细分管理权限,通过制度进行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了经营管理者的行为;2006年,强化基础工作,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ERP 上线核算方式的变化,及时修订资金考核管理办法,提高了资金上划速度。为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集中核算实施办法。对加油站账册表单、资金资产、库存、发票延伸管理,财务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严谨。2007 年,确定为山东石油的管理效益年,管理效益体现在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以及费用降低和利润的增长上,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管理方式,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2008年,完善了全方位预算管理体系,深度介入大额费用形成过程,建立费用价格审核机制,实行费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与财务预算控制管理双向结合,杜绝了费用无预算列支和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可以说,每一个管理主题的开展与实施都使山东石油的改革创新落到了实处。
山东石油分公司把构建“油库、运输车辆、加油站”三位一体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作为物流工作奋斗的目标,并且按照“高、实、新”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安全、保管、服务、降费”四项工作职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2004 年,山东石油组建了“省公司物流中心”,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体系已经达到了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目标,实现了大物流,大配送。
润滑油市场开放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给经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长城润滑油作为企业的形象产品,一直是山东石油分公司营销的重点,但因诸多原因经营效果不太理想,为此,山东石油积极探讨,大胆改革,在系统内率先建立了轻润组合的经营新体制,实现了整体营销。
打造信息化支撑体系,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重要管理工具和支撑保证。山东石油分公司于2001年提出了建成一体化基础上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大型成品油连锁经营企业的目标,首次将信息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公司围绕主业开展了科技创新,为主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不断深化专业化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把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柱和支撑;成立了信息管理处,打通了信息化管理渠道,建立了专业化的信息运维、管理和应用队伍,公司信息化建设走在了中国石化系统的前列。
为了保护改革创新成果,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山东石油分公司把内控作为防范风险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切入点,持续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全力构建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坚持内控制度是企业的“家规家法”的控制文化理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和内控文化,打牢了内控制度实施的平台。山东石油分公司在中国石化内部控制现场检查中连续两年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角色转换扩大份额提升服务彰显品牌
由坐商到行商,由计划到市场,由“ 我为公司卖油” 到“ 我为客户买油”……56 年来,山东石油分公司一次次角色转换,一次次换位作为,全力开拓市场,持续优化服务,赢得了份额的扩大、品牌的提升。
1994 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进行改革,社会石油批发单位由608个减少到25 个,初步形成以石油公司为主渠道的销售格局,但成品油市场竞争依然激烈。面对新形势,山东石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变。划转中石化后,山东石油分公司努力开拓市场,扩大终端占有,全力促销保供,公司经营总量逐年扩大、经营结构逐年优化、经营效益屡创新高。自 2005 年以来,山东石油分公司秉承“坚持高标准、努力干实事、开创新业绩”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工作,开拓进取,成功跨入年经营总量超过 1000 万吨的油品销售企业行列。2008年,完成经营总量 1058 万吨,其中成品油 87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3.78亿元。
角色的转换是痛苦的嬗变,但为了保供应、促发展,山东石油分公司依然以主人翁的姿态,担当起成品油供应主渠道的掌门人。
2001 年,山东石油分公司决心“割掉腐肉,强身健体,实现集约化经营,打造真正的黄金终端”。公司设立了零售管理处,将经营重点由批发转向零售,以应对未来的竞争为出发点,全力掌控城市中心、县级城区等成品油消费的高效市场。在加油站管理上,全力培育大站,以点带面提升销量。到 2005年12 月底,有53座小站通过承包经营步入中型加油站行列。2006年结合达标创星工作,不断优化加油站服务管理,提升加油站服务水平。 2007-2008 年,山东石油分公司零售中心通过严格考核、梯次奖励政策对加油站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管理,促进了加油站规模提升。截至 2008 年底,全省共培育大站 500 多座,其中万吨站50座,销量290.12 万吨,占总量的47% ,初步实现了省公司“打品牌,树形象,做大量,拓市场”的发展战略。
适应新形势下油品销售的需求,山东石油分公司 2004 年在全省全面推广加油卡业务,以 IC 卡取代传统现金、油票等结算方式,带动了零售销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零售服务战略——“油中感谢”积分增值服务,使中国石化加油卡成为一种更富吸引力、更实惠的新型加油支付方式,也标志着中国石化营销理念的更新。目前,山东石油分公司自营加油站上线运行的有 2163 座,占在营站的 85. 8% ;全省持卡消费比例达28.5% 。
为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国石化服务品牌,公司注重优化客户服务,努力提升企业形象。 在全系统加油站广泛推行“ 加油八步法”,为进站加油顾客提供贴心服务。组建了客户服务中心,强化客户服务职能。 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月、“加油站管理服务提升年”、“加好油、读好报、中大奖”、“购车开卡充值送礼”等活动,扩展“油中感谢”积分增值服务功能,完善积分兑换方案,为顾客提供丰厚的回报。完善省、市、片区三级督查体系,引入“神秘顾客”社会监督机制,塑造中国石化服务品牌形象。
一流的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而要打造百年名企,那就不仅需要引进人才,还要会用、用好人才,建立起人才晋升的梯队。
2005 年,山东石油分公司创新营销模式,在石化系统率先建立了客户经理制,完善了激励机制。他们在省市两级公司组建了商业客户中心这一直销经营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商业客户中心和客户经理的职责定位,充实了客户经理队伍。目前,全省客户经理人数达到了333人,其中以成品油为主 267人,以润滑油为主66 人。他们统一着装,统一标牌,山东石油分公司率先成为在全系统统一客户经理形象的公司之一。
山东石油分公司多年来坚持转变服务观念,着力提倡亲情式服务,逐步完善服务方式的延伸,完成向工作、向生活全方位服务的过渡。山东石油分公司大力倡导一条龙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开票收款、 送货上门、信息共享到质量检测、油罐清洗等综合性服务,使客户在油品数质量保证、资金信用管理、资源分配及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均能享受到一流的服务,充分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全体直销人员实现了从“等客上门,开票售油”到“主动上门,诚信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寓盈利于服务之中”经营观念的转变,促进由“服务到家”向“到家服务”理念的提升,切实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直销经营理念。
目前,山东石油分公司在山东成品油销售方面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主渠道,而其非油品业务的迅猛发展则表明,山东石油分公司正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着力塑造现代化综合型大企业的形象。2006 年,山东石油分公司与东方实创公司合作,加油站非油品经营业务取得进展。 2007年,全省有406座加油站开展了非油品业务。2008年,省公司专门成立了非油品业务中心,开始独立运作经营非油品业务。至今年8月底,在营便利店已经达到1105 座,经营品种已达 2000 多种。同时,加快国际品牌快餐、汽服业务的开展。今年1月8 日,威海第38 加油站作为全国首例中国石化、肯德基、油猴“三品牌合一”项目正式开业;6月6日,泰山石油第 10 加油站与麦当劳得来速合作,建成了山东首家加油站麦当劳“得来速”餐厅;6月28日,烟台第10加油站与油猴国际快修店合作,再次实现了中国石化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强强合作。
完善网络巩固主渠道强化服务增强满意度
加油站是油品销售的终端,也是巩固山东石油分公司销售主渠道的关键点。1998 年,山东石油公司划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后,按照总部网络建设发展战略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科学选址定点,通过新建、收购、租赁等形式,扩大网点数量,努力“ 把握关键点、抢占制高点、填补空白点”,使山东石油的加油站网络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增长。 1999 年以来,累计完成加油站建设投资 80多亿元,在营加油站数量从 1999年的1084座增加到了 2008 年底的2528座,增加1444座,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加油站零售网络,市场控制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山东高速公路和港航业的快速发展,对油品供应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予了新的发展机遇。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山东石油分公司与高速公路合资成立了路油公司、高速石化、济菏高速石化、润元公司,进一步巩固了高速公路市场。与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合资,开展船舶燃料油经营合作,全面拓展海上油品市场,填补了市场空白。积极开展加气站建设工作,有 11 座加气站正式投入运营。储运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质的飞跃,建成投产了8座现代化、标准化油库,特别是鲁皖管道一、二期项目沿线的油库,基本实现了进、销、罐区管理的自动化。
让顾客用上放心油、舒心油,一直是山东石油分公司始终如一的承诺。为了践行这一如山的诺言,山东石油分公司对全省油库、加油站油品实行统一进货、统一管理,对进、销、存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油品质量过关,数量准确。坚持油品定期抽检制度和加油机定期检测、校验制度,严密监控加油站经营油品数质量状况,维护了企业信誉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要加油,到石化,已成为广大顾客消费的风向标。
56年雨雪风霜,56载春华秋实。56年前的蹒跚孩童,如今已成长为骨胳健壮、睿智聪慧的伟岸男儿!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其 60华诞,而紧跟祖国母亲脚印步步走向辉煌的山东石油分公司也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踏平了坎坷、 斩断过荆棘的山东石油分公司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以其独有的网络、客户、服务、品牌等优势,借助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经营管理,不断开拓,奋力创新,“为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体化基础上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大型成品油连锁经营企业而努力奋斗!”
这是山东石油15000多名员工的共同心声!而成功和辉煌总会属于有志、有勇的开拓进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