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航空业
2010-11-28 7: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隋秀勇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空域改革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他表示,空域紧张和流量控制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去解决。”
解读:近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印发的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这也引发业界的关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讨论。
事实上,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低空空域改革只是深化我国空域改革的一部分。而10月底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 “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无疑是让空域改革又迈进一步。但是空域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中央军委方面的支持,对于此项改革的前景,有业界人士用“难言乐观”来评价。
国航股份董事长孔栋认为:“中国民航不排斥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体来发展航空业,但必须有一个主流力量代表国家迎战外航,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这次(伊春)空难暴露出了行业短板,运力和管理能力不匹配、不适应也是客观存在的,小公司逐利性更强,这件事给全行业敲了警钟。”
解读:深航旗下的河南航空的飞机发生空难,作为深航控股公司国航自然难脱干系。作为国内惟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国航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孔栋说:“(伊春空难)这件事全行业敲响了警钟。”
但笔者认为,警钟不仅要敲给民航业听,也要敲给地方政府听。其实,许多地方省市冠名的航空公司的成立,少不了地方政府的“配合”。目前,低空空域的放开,掀起了部分地方政府发展通用航空的热情。在这里有必要再次提醒地方政府——安全第一。
南航集团总经理司献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赋予企业所规定的、强制性的价值要求,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其中的内涵十分丰富。随着社会发展,将不断赋予企业新的责任。昨天的善举,可能就是明天的强制。我们现在探索的部分,其实是社会还没有强制,而企业已经有意识去做的那一部分。”
解读:包括南航在内的三大航,在强险救灾、接送海外遇困同胞等事件中一次次履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企业如何践行社会责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和环境的责任,这已经成为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企业品牌不可或缺的一环。“昨天的善举,可能就是明天的强制”也在提醒那些不太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