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发展资本市场的关键

2010-1-13 0: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周明
    2008年翻天覆地的金融危机实足让人领略到金融工具和杠杆的威力。但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创较小,其原因正如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所说,中国因为不会游泳,离水很远,自然不会淹死。这“水”应是指资本市场的复杂,然而中国终究要学会在资本市场的海洋中自如游泳,这也是发展中国金融业的关键。
    日前,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提到2010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会由2009年的“宽松”转移到“适度”。实际上,哪怕在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明确提出了要“救急救穷不救乱”。的确,银行信贷的回报是贷款利息,自然不应承担超过贷款利息所对应的风险。银行体系中累积过多的风险产生可怕后果,正是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
    在2010年银行信贷可能适度收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推动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呢?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来承受更高的风险,追求更高的回报。其中有两个抓手:企业债券和股权投资。
    在海外,企业债券已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型企业发行的抵押和无抵押债券,已是公司发展策略和资本结构的重要成分;而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债券则通过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二次证券化,重组风险和收益,投放到资本市场。而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也已逐步走向成熟,从简单地复制国外投资热点到主动寻找国内的经济热点,在项目选择方面,也从专注于短平快的pre-IPO的项目到关注更早期和长期的风险投资。在各地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的激励下,行业的专注度也在加强。
    中国国内金融杠杆在运用方面还偏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力不足。笔者以为,我们要抓好发展资本市场的契机,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减轻银行业的信贷压力。
    (作者系CFA,哈德逊证券大中国区代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