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也能成“亲家”
2010-12-2 9: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邹建军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短期内,高铁对民航的冲击是必然的。但是,长期看,民航与高铁,也许会是在一个结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两种合作最为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从我国目前航空公司的应对策略来看,无非是低价格与高频率,这几乎有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特点,只是运营成本能否得到实际控制而已。
为了应对高铁的冲击,民航局率先作出了“和解”的举动,适时地在民航强国战略中提出了国际战略与大众化战略的方向。从西方发达国家航空运输的大众化来看,最为关键的就是支线航空的快速发展(引发区域航空公司的出现)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快速发展。因此,未来的5~10年间,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也将会发生类似的变革,支线航空与低成本航空公司将成为新生力量。那时的中国民航,或许将会出现以国际航线与中远程航线为主要市场的大型航空公司与以中短程航线为主要市场的区域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共存的画面,民航与高铁共同发展的图景将会成为可能。
但是目前,需要加大对两者“结亲”的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从管理模式与建设规划上真正实现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与城市交通间统筹协调的“大交通”体系。因此,今天,无论是民航、还是高铁,或许都需要另一种思维,去思考“两者之间如何共赢”,去思考“在什么样的模式下才可能给老百姓提供更加便利、更加经济与更加可选择性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