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职场资讯

问责“人才荒”

2010-3-20 15: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林振强
    3月13日的北京,天气有些寒冷,仿佛仍没有走出漫长的冬季,而在位于雍和宫桥北侧的北京人才市场内,人头攒动,气氛火热如夏,一场综合型招聘会正在这里举行。
    与往年一样,应届毕业生依然是此时求职大军中的主力。不过,今年的春季招聘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其中物流业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明显提升,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招聘会上的一个亮点。
    然而,如同北京人才市场内外温度的反差一样,在物流招聘需求火热上升的同时,却让企业感受到了一股人才“寒流”——中高端人才的匮乏,让物流企业“有志难伸”,随之牵扯出的物流人才体系建设问题则更为复杂。
冷热反差人才难觅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物流管理或相近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按说这样的要求不算高啊,并且条件适当还可以放宽,可我们就是一直招不到合适的人。”在一个名为“宝晟物流公司”的招聘台前,负责招聘的胡先生向记者介绍着今天的“收获”。“我们是一家主要做城市配送的公司,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不过,从去年开始就想扩大发展,主要是想加强冷链方面的能力,就想招聘几个冷链方面的专业人才。”胡先生表示,“最初是想招几个部门主管或经理之类的中高级人员,可发现难度有些大,后来就改成普通的冷链管理人员,但今天一看,真正能从事类似工作的人也不多。”“物流业中高端人才缺乏,并不是简单几个企业的难题,是整个物流业的通病。”西安交通大学的冯耕中教授认为,“国内的物流企业中,部门管理人员多半是半路出家,有些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今年,我国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50万人,一般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而每年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仅在5000人左右,中高级人才供需本来就存在巨大缺口,而在2009年相关政策的带动下,物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这时人才不足的问题变得异常突出。
人才教育问题多多
    一方面,是物流企业寻人不得;另一方面,一些物流专业学生却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因此,可以断定,困扰着物流业人才的困境,并不仅仅是物流专业毕业生供应不足的问题。
    据胡先生说,当天来到他们展台上询问的应聘者并不少,摆在桌上的简历也有一些,其中有些人的确是物流管理专业出身,可通过简单交流发现,大部分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物流的了解,似乎比非专业学生也高不出太多。通过记者观察,在当天参加招聘的几家物流类企业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方面的不足也影响着人才的质量。不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但我国物流教学起步晚,物流师资缺乏,缺少高水平的精品教材,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现在一些院校开设的物流专业一般是专科,对物流行业的熟悉程度还不够,理论知识强,但缺乏实际应变能力。”冯耕中表示,教学与实际脱钩,造成许多物流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依然是“门外汉”。
    物流企业自身对人才培养的不重视,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物流企业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的服务,往往并不重视物流环节,造成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发展缓慢,使得相关人才难以得到锻炼。”冯耕中说。
    此外,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也加剧了物流人才的“培训热”,而五花八门的培训认证将物流人才培训的市场搅得一片混乱。目前,从事物流培训的机构很多,各种行业认证也是名目繁多,并且相互之间无法实现互通互认,相应提高了人才培训成本。同时,如此体系繁多的证书,不同的颁证机构有不同的物流培训体系,而实际培训内容并不统一,造成培训更加混乱。
产业升级因人而 “易”
    “转型升级”已是未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物流业也同样需要完成产业升级的转身。“转型升级是个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的转型、政府的转型、经济的转型等,而且得跟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等结合起来。就企业来说,除了转变思路不断持续创业外,还有一点很实在——留住优质人才。”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认为。
    事实上,我国现代物流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十分严峻,目前不仅中高级人才缺乏,今年年初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让物流业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据了解,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更多体现为“普工荒”,如在广州市,目前除各类专业人才紧缺外,一线工人也遭遇用工紧张,其中物流、餐饮、旅游业人手不足问题也很严重。
    对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难”现象,一方面求职者因为要求高,但文化程度不高,技术达不到,又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找工难;另一方面,企业因为薪水不具吸引力,吃住条件不高,吸引不到普工。“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在招工方面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在一些传统领域,如快递、公路货运等行业,从事基本体力工作的员工比较多,‘普工荒’的出现影响会大一些。”南京市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承祥举例说。现在一些民营快递企业由于低价竞争,导致生存艰难,只给一线员工开出低工资,另外待遇差,伙食差、住宿条件差,致使快递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非常大。在未来,这样的公司都可能在招工时遇到困难。
    企业招工难,只能靠增加工资的手段来吸引员工,因此人力成本上升,将是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考验。此外,物流企业应该在提供员工福利、建立企业文化等方面作出改善,从而可以使员工不至于大量流失。同时,张承祥也认为,这对于作为新兴产业的物流业来说,也意味着更多机会。低人力成本,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特点,但这也导致了许多企业只能在低端徘徊,而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将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产业升级的道路。
    业内人士分析,从上而下的人才瓶颈,将逼迫一些传统物流企业不得不像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而一旦人才问题得到重视,物流专业教育和物流企业员工培训得到规范,物流人才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则物流产业升级也将变得简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