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2010-4-26 20: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第十届2010国际航空城会议(ACE2010)2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为期三天的会议,共吸引了近50个国家、500多位来自机场、航空公司及相关行业的航空城业界代表,就临空产业、特别是航空城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经验分享。本次会议也是首次在中国大
陆举办的最高级别的航空城业界盛会。
航空城概念的倡导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凯南私营企业研究所所长John D Kasarda教授,国际机场协会亚太地区总裁Tan Sri Bashir Ahmad先生,北京市顺义区政府林向阳副区长、首都机场集团高世清副总经理、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教授,航港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栋先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代表共同出席了会议,并就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发言。
以航空运输(客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临空经济。
据国际机场协会(ACI)研究调查数据,每年100万航空旅客运输量相当于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和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机场规模越大,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也越大。正因如此,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依托机场资源发展区域经济,纷纷在机场周边建设临空经济区,包括工业区、物流园区、自由区和商务区等,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戴高乐等国际机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作为国际物流网络最重要的节点,空港已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大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估计,全世界的商品流通有超过三分之一是通过航空运输来实现的,成为连接全世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环节,在全球资源流通和配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空港作为货物吞吐的口岸空港,必须辅以保税物流的功能才能使空港尽快实现由基础设施型港口向国际资源型港口,真正扮演起的物流中心的角色,各类货物在此可以根据任何需要进行重组、简单加工、仓储、分拨、配送、中转,从而成为国际物流网络的中枢。因此,航空物流产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是一个重点产业。
以首都机场为例,坐落在顺义境内的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航线最丰富、覆盖面最广、航班最密集、运量最大的航空港,是亚洲惟一个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机场,每天超过70家航空公司的1400个航班在这里起降。2009年全年,首都机场实现货运量146 万吨,世界排名第19位。
航空运输作为高科技物流的主要手段,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体积小、重量轻、市场敏感度高、交货期短的产品将越来越多选择航空运输,而航空物流的发展势必吸引高科技产业在机场周边地区聚集。由此,以首都机场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已成为可与中关村媲美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也反过来大大推动了首都地区乃至华北地区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近邻首都国际机场西北角,200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是全国第一家直接依托空港口岸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政策和功能,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检测和售后维修、及海关通关等业务。由航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与管理的北京首都机场大通关基地(ACLP)是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核心,位于首都机场2号跑道北端延长线上,与停机坪直接相邻。大通关基地集口岸、加工、物流为一体,享受综合保税区最全的优惠政策,入驻企业通过"进口保税、出口退税",验收及外汇优惠政策的叠加等国家优惠政策,大幅降低运营及物流成本。
旨在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空运物流枢纽的一站式通关中心--首都机场大通关基地(ACLP)致力于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策略的关键航空枢纽,协助搭建企业全球战略蓝图,通过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助力广大企业实现增长平衡。同时航港发展有限公司亦与顺义区发改委通力合作,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相关产业功能及配套设施,将大力促进城市职能发挥更大作用,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北京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的稳健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今天,2010年成为航空业界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对中国而言,随着中国临空产业的迅猛发展,临空经济也日益显示出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发动机"和"助推器"的强大动力。"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大力发展空港口岸经济"成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思路。
临空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北京世界城市的功能,提升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也必将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据预测,到2015年,北京首都临空经济区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以会展、物流、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发展新动力,以航空、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汽车等为特色的临空产业集群发展基本成熟,成为彰显临空经济特色的首都经济发展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