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战略:“玩的”不止是“阵势”
2010-8-18 23: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枭冬
汽车市场似乎颇为流行多品牌战略。这一源自通用的实战营销手段,自问世至今从未“孤单落寞”——几乎所有车企都笃定它是赢利法则。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常胜之道”也适用我国的汽车市场呢?
如果问我国到底有多少家汽车制造厂,并不难于回答;但要问包括自主、合资、进口品牌在内,我国车市究竟有多少汽车品牌在驰骋,则不容易统计,起码笔者至今未能拿到一个精准的数字。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证明,多品牌战略在中国很“吃香”。
那么,车企看中多品牌战略是为了什么呢?难道真如一些消费者所言——“一个大公司就该有足够多的好品牌,这样才有气势嘛!”显然并非如此,车企们早已过了“死要面子”的“初级阶段”。
笔者认为,采用多品牌战略的好处不一而足,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多品牌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性的车型选择,利于企业拓展市场;二是多品牌战线的延伸,无疑促使企业在规模上有所壮大,每推出一个新品牌,企业便有机会找到新的盈利点。
可凡事有利必有弊,企业采用多品牌战略可以获益,自然也会有其他方面的经营风险。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要么没有针对市场作出精准判断,推出的新品牌“水土不服”,影响了企业业绩;要么新品牌与现有品牌之间客户群重叠,反而削弱了原有品牌的竞争力。
不过从目前状况来看,各路车企对多品牌战略可以说是乐此不疲。单就自主品牌来说,无论是吉利、奇瑞还是比亚迪,公司旗下的品牌都不止一二三个,有的大型汽车集团更是与多家国外品牌合作,加之自主品牌的崛起,多品牌之势可谓凶猛异常。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或许多品牌战略真是一步好棋。但笔者此刻依旧提醒广大汽车生产企业,莫要盲目跟风,还是要贴近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发展战略。至于商用车企业,目前还未显现出多品牌暴发的趋势,因此更有必要留意自身与乘用车企业间的不同,要谨慎看待多品牌这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