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银松: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加速建材业“由大变强”
2010-8-22 16: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 艳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方针以来,尤其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等发布之后,业内对建材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但其建设水平的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建材和建材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贾银松在参加全国建材物流信息化(物联网)建设会议时强调,要积极推进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加速建材业“由大变强”。
○●大而不强
贾银松指出,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同比增长了11.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与建材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增长了38.1%。
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建材行业同样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2009年水泥产量16.5亿吨,约占全球近一半,玻璃、陶瓷等产量同样占据世界总量第一,基本都接近一半。
今年上半年,整个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为17.59%,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水泥产量8.4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5%,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77.52%。玻璃产量3.15亿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5.2%,其中浮法玻璃比例达到85%。贾银松介绍说,新型干法水泥和浮法玻璃,都是结构优化的主要指标,这表示建材行业在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但贾银松也坦言,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建材行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在产品品种和质量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信息化刻不容缓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由于我国建材企业种类繁多、层次规格不一,中小型建材企业仍占据主导,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这集中体现在了建材信息化建设方面。
建材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及生产用原燃材料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导致了其物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缺乏信息化的统筹管理,造成建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遇到大的经济波动,既无法预警,也无法快速找到应对的办法。这不但会影响建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会阻碍建材行业的战略经济转型。
如今,信息化建设虽然已渗透到很多行业,但是在建材和建材流通领域推广和应用的还不广泛,只有一些大型知名建材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完整的规划和实施,大多数建材企业还没有采取行动。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企业甚至连信息化建设具体是什么、该怎么做都不知道。”他表示,这种观念和技术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建材和建材流通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积极推进“两化融合”
为此,贾银松强调要加快建材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两化融合,谋求长远发展。他认为有五个方面值得重视。
首先,生产工艺过程信息化建设,应向智能化、远程控制方向发展。
其次,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流程再造,达到优化、整合企业资源的目的。
第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目前发展比较快的。2009年全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近2500亿元,同比增长93.7%。
第四,建材物流信息化建设。目前建材行业降低成本难度越来越大,其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第五,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有机结合,即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符合新型业态发展的大趋势。从建材行业来讲,要把握方向,把握趋势,扎实推进。在推进物联网方面,有五项重点工作:培育市场需求与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化、标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