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信息化资讯

物联网RFID之困

2010-9-15 9:3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敏青
    通常一说到物联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RFID。随着物联网热的兴起,RFID也成为信息产业中的直接受益者,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如今,RFID逐渐被接受和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我国RFID的设计能力、安装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使用程度也进一步加深。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它组建一个最简单的物联网,实现诸如资产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货物跟踪和定位等。
    但实际上,物联网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包括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上都涉及到相关的产业,例如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等。因此,RFID只是物联网中,应用比较广泛、价格比较低廉、且更容易实施的系统之一。
◆RFID的局限性
    虽然RFID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石之一,但有专家也明确指出,目前,物联网RFID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北京鼎盛光华科技有限公司李华认为,其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首先,RFID没有形成网络体系,造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RFID系统的组成就是一个元器件加一个读写器,和网络没有连接。而信息只有与网络互联,才能建立主控中心,进行远程和异地数据的调用,以及与ERP等企业管理软件集成,建立数据库,进行信息整合、分析和管理。
    其次,RFID没有与真正意义上的传感器相连,无法满足智能化需求。由于RFID的信息量很小,并且信息一旦被写入以后,就固定了,无法及时反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比如温度、压力、震动等。因而在物流领域,RFID对实现透明化物流管理中的货物损坏等信息的收集显得束手无策,RFID不能了解周围的环境,就不能对此作很好的记录,也无法给决策层、管理层提供信息基础,这也是RFID的一个局限性。相反,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收集,而且智能传感器价格不贵,可以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但两者之间,如何做到无缝衔接,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RFID没有与Web服务器连接,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实现主动管理。如今在物流信息化管理中,多数都是被动管理,例如利用GPS定位实现监控等。
    而要实现主动管理,就需要增加嵌入式系统,增加信息处理的能力,实现针对现场情况的主动管理,可以对于在运动和行进过程中的物体进行各种控制,包括声光报警、阀门的锁定等。“虽然RFID在物联网应用中具有诸多局限性,其本身面临升级需求,但这也并不是说,RFID不是一个好技术,它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应用。但对于物联网应用来说,需要的不仅是这些。”李华说。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而RFID属于感知层技术之一。在感知层,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
    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
    识、音频、视频数据。物联
    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
    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
    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
    网络层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送,这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而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比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应用。
◆物联网与RFID、传感网、泛在网的关系
    几乎在物联网概念出现的同时,业界关于传感网、RFID、泛在网的讨论也不绝于耳,要更加清晰地认识RFID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要深刻理解物联网与RFID、传感网、泛在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感器网络与RFID的关系。传感器可以监测感应到各种信息,但缺乏对物品的标识能力,而RFID技术恰恰具有强大的标识物品能力。但如前所述,RFID读写器不能实时感应当前环境的改变,其读写范围受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距离的影响,而传感器网络较长的有效距离将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关系。根据ITU-T在2008年发表的《泛在传感器网络(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s)》研究报告指出,传感器网络已经向泛在传感器网络的方向发展,它是由智能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可以以“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物”的形式被部署。传感器网络已被视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与泛在网的关系。泛在网是指无所不在的网络,最早提出“U战略”的日韩给出的定义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
    泛在网将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帮助人类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业界普遍认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而泛在网属于未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理想状态和长期愿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