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航空生物燃料中国首飞 商业前景待考

2011-11-18 7: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李梅影
    麻风树果实有毒!不小心食用可能会使人丧命,而用这种果实炼油加工得到的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把飞机送上蓝天。
    这在10月28日得到验证,当天上午9点半,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国航”)一家现役波音747-400飞机,加载源自麻风树的生物燃料与传统航空煤油(50:50比例),测试飞行近一个小时后,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简称 “首都机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获得成功。
    这种航空生物燃料由中石油与霍尼韦尔合作生产,采用霍尼韦尔UOP工艺技术,该技术已于2011年7月,获得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认证用于商业飞行。不过,在中国还未获得商业飞行认证。
    事实上,航空生物燃料商业前景最大的拦路虎不是相关认证,而是解决成本过高和原料收集难的问题。“航空生物燃料成本是传统航油的2~3倍,成本主要来自于原料。”霍尼韦尔UOP可再生能源和化学部业务总监Jim Anderson说。
    Jim Anderson指出,发展航空生物燃料必备的条件是,政府出台足够强大的政策,使人们获得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激励因素。
    成本高、原料收集难
    航空生物燃料成本是传统航油的2~3倍,按11月份7277元/吨的中国航油出厂价来计算的话,航空生物燃料的出厂价大约为15454~21831元/吨。“原料成本占航空生物燃料成本的85%,极大地降低原料成本,是目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挑战。从现在来看,最关键是原料的收集和运输问题。”霍尼韦尔特殊材料集团副总裁张宇峰说。
    为解决原料问题,中石油已经在3年之前,在西南地区种植面积超过10万公顷的麻风树,这次试飞使用的生物原料,正是来自于该种植基地。
    张宇峰指出,目前中石油生物原料基地提供的原料,生物燃料年产量可达到16万~17万吨。相对于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一年1000万吨左右的航油用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缺乏规模效应,原料成本也难以下降。目前,国航、东航、南航的航油成本都已超过总成本的40%,航油支出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出高价购买生物燃料的可能性极小。“我们不可能付高价去购买燃油,否则即使我们有赢利,利润也会非常微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负责战略燃料采购的常务董事斯图兹说。“发展航空生物燃料必备的条件是,政府出台足够强大的政策,使人们获得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激励因素。”Jim Anderson说。
    不过,霍尼韦尔方面对于在中国推广生物燃料颇具信心,“生物燃料与传统的化石燃料不一样,化石燃料的生产和开发,需要大资金、大公司参与。而生物燃料,关于原料的生产和收集,实际上不一定需要大公司,可以与地方政府、农民甚至小的私营企业来合作,我们合作的大门是敞开的。”张宇峰说。
    航空生物燃料仍存争议
    关于生物燃料的争议由来已久,集中的焦点在于生物燃料“与民争粮,与粮争地”。
    至于基于霍尼韦尔UOP工艺技术生产的绿色航空燃料,其号称该燃料是新一代生物燃料,以天然油料作物和废料作为生物原料,譬如麻风树、荠蓝、海藻等,并且利用新的生物燃料转换技术,与第一代生物燃料来源于使用传统技术的农产品的糖、淀粉、油或脂肪不同。
    霍尼韦尔方面还称,绿色航空燃料可满足所有飞行指标,在与产自石油的传统航空燃料以50:50比例混合后,无需对飞机或发动机进行任何改造。
    然而,航空生物燃料的争议落在性价比上,到底这样的性价比值不值得推广航空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未来,取决于反映环境成本的政策决定,比如通过开征碳税或者扩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德国汉莎航空生物燃料部门的副总裁Joachim Buse说。
    欧盟的航空法案或会激励航空公司使用生物燃料,2012年1月1日起,抵达或离开欧盟成员国境内机场的所有航班将被纳入EU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航空公司如果超过了欧盟分配的排放限额,就要参与排放配额拍卖或者到市场上进行购买,否则,就会收到欧盟的“碳罚单”,罚款为100欧元/吨。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简称 “国际航协”)预测,如果3%航油被生物燃料替代,会减少超过1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需要100亿~150亿美元的生产和运输成本。粗略计算,3%航油被生物燃料替代的话,用100欧元/吨乘以1000万吨二氧化碳,航空公司可以节省10亿欧元的罚款。但是,却需要付出100亿~150亿美元的生产和运输成本,看上去并不算经济。
    EUETS最近碳价为10欧元/吨,航空公司到市场上购买排放配额应该更为经济。
    当然,不能只看眼前,化石燃料枯竭不可避免,生物燃料是必须探索的方向。随着规模化以及技术的进步,生物燃料的成本也有望在未来得到下降。
    中石油成为先行者,“我们在与中石油谈下一个合作,预计在2013年建成首个年产6万吨的航空生物燃油装置,目前双方正在进行非常友好的谈判,很快会有结果。”张宇峰透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