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碳税战”进入倒计时 中国航空企业如何应对?
2011-12-16 22: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尽管受到很多国家非议,欧盟气候谈判代表梅茨格11月30日仍在德班气候大会上说,欧盟在2012年把欧盟和进入欧盟空域的国际航空运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征收所谓 “碳税”)的决定不可更改。《中国新闻网》:欧盟一意孤行到底
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盟,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征收航空碳税问题上 “一条道走到黑”。这意味着,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降落在欧盟机场的航班,均要留下 “绿色买路钱”。
从公布征收航空碳税的决定开始,欧盟便遭到 “围攻”。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和航空业界都表示强烈反对,一些国家和组织纷纷提起诉讼。但从此次表态来看,欧盟心意已决。业内人士预估,一旦航空碳税开始征收,仅2012年欧盟就可收获12亿美元。对于目前 “很差钱”的欧盟来说,这是笔不小的收入。《证券日报》:
航企背负巨大成本压力
航空碳税对中国航企影响巨大,将直接加剧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
由于国内航空技术与欧美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飞机购买、航空人员培训以及技术先进度不够带来的燃油成本较高,中国航企所需承担的成本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根据相关统计,预计中国民航业仅2102年就将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2020年则超过30亿元人民币,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人民币。中国飞往欧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将增加150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
全球航空业成本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国际航协测算,欧盟的做法将使明年全球航空业成本增加34亿欧元。《现代物流报》: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竞争实力
在绿色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节能环保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必然趋势,航空业自然也不例外。而从此次的 “碳税”来看,节能环保不仅是航空业的发展方向,且已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 “新砝码”。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航空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化解 “碳之痛”,也显得更为迫切。尽管,自今年3月欧盟宣布,从2012年1月1日起,将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所有落地欧盟机场的航班,均要支付 “买路钱”以来,遭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日本等国的强烈反对,这些国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试图使欧盟改变做法,但欧盟并未因此而态度松动。此次欧盟代表团在德班气候大会上的最新表态,支付 “买路钱”似乎已成定局。
因此,对于国内航企而言,不能再等待观望,必须在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特别是要不断在技术升级改造方面加大投入,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