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运价衍生品:规避运价风险的有力武器
2012-11-14 11: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 张珺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源国,但与此地位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定价权较小,企业往往被动承受着航运价格波动带来的各种风险。作为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一种运费风险管理工具,航运运价衍生品是一种可以帮助航运相关的各类企业控制航运运价波动风险的有利工具。
所谓航运运价衍生品是指即期市场参与者通过航运衍生品市场买入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航运运价衍生品来规避因即期市场运价浮动所造成的风险。其主要功能是为海洋运输相关需求方、供给方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其受众包括船东、货主、货代、无船承运人、贸易商、投资机构等实体企业。对于船公司或者货主来讲,如果对未来某个时期的航运价格有了明确的预期,将可以选择通过买入或卖出未来某个时期的航运运价,来锁定利润,规避风险。
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将“加快研究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航运相关企业控制船运价格风险创造条件”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010年,上海航运交易所发起成立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2011年6月,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SEFC)开市交易,从此中国的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扬帆起航。2011年12月,SSEFC推出中国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产品,包含秦皇岛-上海、秦皇岛-广州两条航线,为我国北煤南运大动脉提供了风险控制保障。
航运运价衍生品的优势
规避风险作为航运运价衍生品的主要功能之一,如果对未来某个时期的航运价格有明确的预期,就可以通过在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市场和即期市场反向操作来锁定利润(成本),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在期货期权中此类规避风险的方法称为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无论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还是金属、能源期货市场,其产生都是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现货价格剧烈波动而带来风险时,自发形成的买卖远期合同的交易行为。而运价套期保值,就是把运价作为一种商品,船东或货主如果对未来某个时期的航运价格有了明确的预期,可以通过航运运价衍生品市场为运营环节买了保险,保证其稳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航运运价衍生品通过在公开、高效的交易市场中与众多的交易商竞价,能够形成更能反映真实价值的运费价格。航运运价衍生品市场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一方面在于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的参与者众多,价格形成当中包含了来自各方的对价格预期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于,航运运价衍生品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指令执行速度快等优点,交易商更倾向于在收到市场新信息后,优先在航运运价衍生品市场调整持仓,也使得航运运价衍生品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更快。
运价风险规避的实际应用
我国外贸企业或航运企业生产运营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航运运价作为其成本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难以控制的。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难以从船公司获得比较优惠的价格,也难以通过长期协议将运价锁定在比较低的范围;大型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协议价格不能保护整体运价,经常会被征收多重附加费,从而导致实际运价仍然得不到锁定;我国众多航运企业依靠传统的经营管理思维和手段无法有效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运量萎缩、运价低迷的同时,燃油费、薪酬等成本却不断增加,船东利润深受损害。而利用SSEFC航运运价衍生品,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该产品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相对航运现货市场的对冲价值。企业应随时关注航运运价,当价格优于企业在现货市场获得的运价水平时,在航运运价市场买入航运运价衍生品,即可锁定未来的运输成本。
例如,某进口企业预计3个月后进口一批矿石,按照所敲定的价格,如果运费水平不变,则可以获得20美元/吨的利润。但在运费波动的情况下,企业预期的20美元利润随时可能流失。而通过在运费衍生品平台上提前买入3个月后的运费,就能锁定将来进口时的全部成本,稳定获取利润。当企业使用集装箱出口时,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出口运费得不到锁定,当集装箱运费及附加费大幅上涨时,企业出口利润将被严重侵蚀,通过衍生品提前购买集装箱运价,可以锁定出口运费,使企业出口利润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