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企业风采

十年谱写出的物流交响乐

2012-11-14 11: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杨达卿
    11月20日转眼将至,作为中外运长航集团旗舰公司的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国外运”),也将迎来诞辰十周年。这十年是中国加入WTO后融入国际市场的十年,也是中国外运向世界一流物流企业快速迈进的十年。
    十年弹指过,交响奏华章。中国外运成立时,不过是年收入136亿元的传统货代企业,而今已是年收入近50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十年的摸索和拼搏,带来的是中国外运脱胎换骨的质的变化。中国外运从轻资产的货代企业转变为轻重资产配比平衡的现代综合物流企业;从单一货代业务转变为以货代为龙头、专业化物流蓬勃发展的一体化综合物流业务服务,业务范围也从港口延伸至腹地;大客户层次不断提高,与众多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人才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中国外运而言,这十年,是不断摸索的十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也是创造辉煌的十年。
    然而,对于昨日成就,中国外运总裁张建卫不愿津津乐道,而是不断告诫团队说:“要看到过去的成绩和经验,但更要不断反思成长中的问题和不足。”
    也许正是凭借一支不断开拓并能居安思危的精英团队,中国外运才从传统物流领域逐渐迈向国际市场的大舞台,奏响了综合物流的交响乐,唱响了现代物流的主旋律。
    从 “轻音乐”奏起
    当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国时,对中国外贸来说是件大好事。但对中国物流企业来说,却五味杂陈:因为从1992~2001年,中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已持续8年。
    中国的国际海运、空运、快递等市场多被外资垄断,而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要求,中国在2005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物流市场。而“物流”一词在中国还是新概念——虽然物流业在欧美早已被认为是和金融业、信息业并列的“三大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外运如何与狼共舞?
    回顾成长经历,张建卫不由感慨。作为中国外贸物流服务领域最大企业的原中外运集团,虽然当时拥有国内最全面的物流服务资源,但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分子公司经营模式,难以推进资源集约化经营;虽然当时业务覆盖运输、仓储、货代、快递等多环节,但服务价值链上下游缺乏协同,难以开展一体化物流服务……想让年轻的中国外运扛起物流业的大旗,难题诸多。
    而从资本市场借船出海,重塑金身成为首选突围路径,路线图则是“总体上市,分步实施”。而第一步迈在中国外运:2002年11月20日,原中外运集团独家发起注册成立了中国外运,并注入辽宁、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沿海或沿江地区的优良资产及优秀员工、核心业务。 (下转5版)
□ 本报记者 杨达卿
(上接1版)
    这支从集团公司50年厚重积淀上破茧而出的精锐之师,成为以货代、快递等为主业的轻资产型综合物流公司。像一首轻音乐曲,带着借力股市的梦想轻盈而至。2003年2月,中国外运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物流概念第一股”。此次融资5.02亿美元,成为当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最大的IPO融资项目”。
    股市化蝶只是中国外运交响乐章的序曲,这序曲为其全球化发展定准了基调:融入国际领先物流企业血液,面向全球布局综合物流网。德国DHL、美国UPS、英国EXEL、日本NISSEN四家国际物流巨头以战略投资人身份参加了认购9%的股份,其他境外投资人占股权的33.07%。
    其实,这章轻音乐,更轻在她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主导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上。
    从2002年8月到2004年4月,中国外运以Oracle系统,把队伍打造成集约经营,快速反应的轻骑兵。该系统贯穿中国外运在十多个省市287个公司,集纳了原来132个业务系统。另外,中国外运2003年10月到2008年7月,启动并完成海运系统项目,使得旗下85%的船、152家货代公司借助海运系统的信息高速路,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中国外运借此在2003年荣登全球海运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榜首。
    专业化“进行曲”
    交响乐的恢弘和震撼,离不开一个个专业乐手的精彩演绎。中国外运的综合物流交响乐章,也离不开在一个个专业领域的精锐之师。
    在推进专业物流发展上,张建卫深有感触:“中国外运过去主要倚重传统货代,虽然是国内最大的货代物流企业,但传统货代市场门槛低,竞争激烈。而中国外运体量大,不像民企船小好掉头,经营灵活。我们必须选择一些门槛相对较高,并且附加值高的领域。”
    要做好高端领域就需要提升专业化,要做好专业化就需要调整公司资源。“中国外运的区域资源,过去主要以行政区域划分,这是计划经济下经营模式。市场经济下,客户需求是导向,为此,中国外运不断探索事业部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而工程物流事业部的建立和发展堪称事业部探索的最强音。张建卫说,为强化工程物流专业化发展,中国外运2004年实行公开竞聘,大胆起用新人,调整工程物流班子,并在2005年元旦正式成立了工程物流事业部,整合了原工程项目运输部和会展运输部。而刚成立的队伍不过11人。
    但就是这11人开启的事业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纵向一体化运营,在国内工程物流领域高歌猛进:连续多年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短短几年就占据国内工程物流市场逾15%的份额,同时在非洲、南美、中东等地区也以30%~50%的速度高速增长。
    工程物流事业部2008年4月承接的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一期货运量共计250万计费吨物资,这是国内迄今发运货量最大的单体工程物流项目。项目的出色完成,为中国外运在国际工程物流舞台打下漂亮一仗。2008年,中国外运和沙特马之杜义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工程物流业务向国际化再迈大步。
    如今,专业物流事业部模式在中国外运不断深入推进。到2012年,中国外运建立了三大物流事业部:工程物流事业部、能源物流事业部、合同物流事业部。
    在专业物流市场,中国外运的“进行曲”依然嘹亮:在汽车轮胎市场,中国外运与法国米其林、德国大陆、韩国韩泰等轮胎巨头建立物流战略合作,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物流承运商;在化工物流市场,中国外运以中外运化工为平台,先后整合了中外运瑞驰、天津公司TANK箱平台、天山公司等化工物流资源;在冷链物流市场,2011年初,中国外运收购上海裕和冷藏快运有限公司,更名中外运裕和低温物流有限公司;2012年9月17日,与美国物流巨头普菲斯合资中外运普菲斯亿达物流公司,计划5年内成为国内冷链物流领军企业。
    内外贸“协奏曲”
    中国外运,顾名思义是做外贸物流。不过,这是十年前的解释,如今的中国外运“内外兼修”,演奏着外贸物流和内贸物流的协奏曲。
    一方面,外贸物流未来仍将是中国外运的重要支柱。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国家供应链建设愈显重要。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俄罗斯符拉迪奥斯托克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特别提出:“持续推进《亚太经合组织供应链联接行动计划》。”而中国外运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供应链服务商,9月18日,张建卫和团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加物流供应链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与加拿大中心港、加拿大英颁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携手,通过建立“加中物流供应链现货交易平台”,开展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的海陆空全方位的物流供应链战略合作。可以说,在外贸物流上,中国外运在不断强化综合物流网络的打造和信息化嫁接。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外贸出口,也不可能长期依赖投资,未来一段时间将依赖内需的挖掘。”张建卫对记者说,“十年前,中国外运95%的收入来自外贸物流市场。不过,如今有15%的收入来自内贸物流市场。未来三年内,内贸物流收入将力争达到30%。”中国外运如何前瞻性地调整,并与昔日外贸物流资源和谐而奏“协奏曲”?
    张建卫指出,纵观商贸物流(包括外贸和内贸)的国际发展趋势,都是以港口等大型物流节点为重心,呈扇面辐射区域物流,并连接海运、港口、货代、仓储等物流环节,建立产业生态链。
    中国外运也在一些领域调整轻资产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强化对以沿海、沿江重要枢纽港口等资源的投资,嫁接并打造综合性物流平台;另一方面打破以前行政区划,强化以港口为重心,呈扇面调配和集聚物流资源。
    在港口资源投资上,一是力拓东西物流大通道——长江水运通道。2007年,原中外运集团全面启动长江水域发展规划,随后中国外运直接管理长江公司、湖北公司、江苏公司。2010年,中外运长航集团参与南京港集团改制重组,成为南京港口集团第二大股东,也为中国外运建设长江集装箱运输中转港等打下了基础。二是力拓南北物流大通道——东部沿海航线。2008年,中国外运内贸南北干线首航成功。2012年5月,中国外运旗下广东外运收购了虎门港务公司4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国外运欲借虎门港资源,拓展华南地区的内贸物流业务,并将扩建东莞中外运物流中心等。
    在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上。2009年12月25日,中国外运在上海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平台——中国外运阳光速航运输有限公司,整合了内贸物流资源。目前,该公司拥有的“阳光速航”品牌,也是创立于2000年,国内最早注册的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品牌。2011年,中国外运重组长江公司和江苏公司,在南京建立中国外运长江有限公司,成为以长江水运为主线,沿江资源为支撑的区域综合物流公司——下设10家分公司、5个事业部、36家子公司遍布长江流域7省2市,并拥有25艘船舶、10万平方米仓储物流设施、300台各类道路运输车辆,以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在长江这条内贸物流大走廊上演奏船、货、港资源高效统筹配置的协奏曲,也成为内贸物流与外贸物流的大纽带。
    未来的“畅想曲”
    十年成长,中国外运让中国物流加速接轨世界市场,同时也打造了自身的金字招牌:2004年,原中外运集团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赞助商”,中国外运开始搭上奥运物流的品牌战车;2010年,中国外运成为上海世博会指定物流服务商;2011年,中国外运成为中国奥委会2011~2015年中国奥运会服务商……
    如今,以物流业务规模计,中国外运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商。根据美国一家权威物流媒体的评比,中国外运目前已跻身全球物流业排名的前15名。中国外运的下一个十年将会怎样?
    张建卫表示:“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力争进入世界前十名,并建立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成为中国物流市场的领军企业。”
    实际上,中国外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中国外运已拥有覆盖海、陆、空,兼顾外贸和内贸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一是,通过控股子公司外运发展设立的分支机构,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和经济活跃区的航空货运和快递网络;二是,通过与母公司中国外运长航订立的多项服务协议,嫁接了集团所拥有的中国最庞大的服务网络;三是,通过与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结成的同盟关系,在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建立起强大的海外代理网络。
    完善的服务网络是综合物流企业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外运孜孜以求的。对于目前的网络资源,张建卫表示:“虽然中国外运在2006年和2008年做了两次资源整合,但全国性的统一的网络建设仍没有真正完成。”要多久能得以较好落实?如何稳妥地开展资源整合?
    在8月20日的中国外运中期业绩大会上,张建卫透露:“母公司中外运长航集团计划以2~3年,把旗下的物流资产做出整合,逐步把集团名下非上市地区的以物流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纳入中国外运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物流网络并希望能够消除同业竞争。”
    国际化发展是中国外运的长期目标,下一个十年或许也是中国外运加快国际布局的十年。2011年,中国外运收购了中东地区物流巨头MAXX,在中东地区发展战略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同年,中国外运还入股英国Interbulk集团(2006年收购世界第三大罐式集装箱运输公司UTT;2007年收购欧洲最大的集装箱固体散货运输公司的UBC),成为Interbulk第一大股东。这些或许只是新乐章的序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