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联动 加快宁波航空货运步伐
2012-11-14 11: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宁波大红鹰学院 吕振凤
宁波位于长三角南翼,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1年,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0.4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81.9亿美元。2009年3月,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宁波为21个全国性物流结点城市之一,并提出建设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宁波空港物流园区于2009年2月获国家四部委联合批准,设立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同年8月正式封关运行。
“区港”联动瓶颈所在
近年来,宁波的航空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宁波航空货运总量达到了8.5万吨,但相比宁波的海运、公路和铁路等货运总量而言,宁波的航空货运仍处于低水平线。究其原因,这与宁波空港物流园区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货运区两大区域因为空间距离较大,未能与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无缝链接,从而无法共享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带来的航空效应。
2011年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货运区处理货物8.5万吨,其航空货运业务主要来自普通货物量的增长。但在报关票中,航空货运的总量不到1%,基本上都是来自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日游”业务;同时,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货运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不先进,空运作业流程也停留在半人工,半信息化水平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宁波航空物流的发展。
“区港”联动发展对策
一、虚实互促,积极拓展航线
应重点培育优势货运航线,在货运需求较大的航线上根据航空货运量来规划开辟定期或不定期货运包机,如增加香港航线,开通台湾货运航线,恢复韩国、新加坡、澳门航线。逐步开辟连通国内外的货运航班,发展实体航线。同时,运用卡车航班,积极开辟虚拟航线。发展连通宁波与国内外大中城市的“虚拟航线”,把宁波暂不具备通航能力的客货运输需求“送出去”,通过虚拟航线,留住本地航空运输客货资源。同时,通过虚拟航线,把周边中小机场无法满足的航空运输需求“引进来”,拓展机场经济腹地,吸引外地航空运输客货资源。
二、软硬兼备,完善设施建设
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进航空货运区向现代高水准方向发展,把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货运区建设成现代化的货物处理中心,把宁波空港物流园区建成一个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的保税物流中心。而在完善软件环境方面,则是充分利用政策、市场手段,吸引国际知名航空快递公司进入宁波空港建立运营基地,尽快开辟快递航线,采取直飞或经停方式。鼓励国内快递企业进入空港物流园区建立分拨中心,加快以园区为节点的地面快递网络建设。
三、优化布局,实现无缝对接
完善航空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空间上的无缝对接。加快规划实施区港建设,完善宁波空港物流园区功能,优化宁波空港物流园区总体布局。通过迁建改造,改变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货运区不对接现状,实现航空货运零换程,同时在强化揽货、集货、转运、增值物流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与优势,实现与机场货运区与宁波空港物流园区、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无缝对接,降低航空货运成本,提高宁波航空货运的竞争能力。
四、信息共享,加快一体化步伐
建立空港口岸通关工作的联络协调机制,营造顺畅高效快捷的通关通道。并以货站、空港物流园区运营为依托,以航空货代和临空产业物流需求为延伸,强化标准化建设和专业技术支撑,构建空港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宁波第四方物流平台,真正实现信息化的宁波空港中心。同时加大“大通关”建设力度,加快推行“属地报关、口岸放行”政策,疏通航空口岸与其他口岸、特殊监管区货物之间流转渠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通关效率。完善航空集疏运体系,发展“门到门”服务。加快连结市中心的机场快速道路,加快与主要工业开发区的快速干道,提高进出机场的道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发散式的集、疏系统,提高空港物流聚散的效率和能力,实现“快进快出对等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