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精英访谈

洞先机,赢天下

2012-12-10 10: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枭冬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演员刘晓庆曾如此感慨自己命运坎坷。而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宝马展上,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董事长刘汉如也借用了这句“名人名言”。他坦陈,卡车企业造重型发动机殊为不易,真是“做汽车难,做汽车发动机更难,做重型汽车发动机简直难上加难”!
    不过,即便如此,刘汉如仍强调,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华菱依然有底气、有实力打赢这场攻坚战。华菱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足够稳健、精准。此番“亮剑”重卡企业普遍不敢尝试的重型发动机制造领域,无论在技术储备还是工艺设备上,都已到了一展身手的关键时刻。不久的将来,华菱更会邀请专业媒体参观厂房——“毕竟,敢于亮出厨房的饭店才有硬实力!”
    在本届展会上,记者还了解到,华菱的发动机项目是于2007年启动,目前完成了CM6D18和CM6D28系列发动机的开发,并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检测;变速箱项目始于2010年,眼下已开发出14档、12 档和9档三个基本类型。刘汉如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华菱的重型发动机不止满足欧Ⅲ、欧Ⅳ排放标准,甚至可以做到“欧Ⅴ”,并具备升级到“欧Ⅵ”的潜力。
独辟蹊径
    回顾华菱的发展历程,刘汉如认为,公司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重卡企业的成长道路。
    据介绍,华菱依靠专用车起步,而后者对底盘要求较高。因此,华菱起初引进的是日本三菱和五十铃的技术,并于当年正式宣告进入重卡行业。然而,那时候重卡企业的发展模式还很单一,要么依靠原始积累的技术底子,要么就走纯粹的技术引进路线。而华菱不想重复他人,最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且特色独具的折中发展道路——迥异于风靡国际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开启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征程。
    事实证明,华菱这一决定是果敢也是正确的。自“入行”以来,其更已两次助推中国重卡技术革命。
    第一次是2004年。当时,无论东风、解放和斯太尔,还是红岩、重汽或陕汽,技术等级依然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水平。华菱的问世,从一开始便拿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后的三菱技术,直接将产品层次抬高不止一个水准,间接催生了天龙、J5、豪沃、德龙等一系列新产品在日后诞生。“正如奇瑞当年搅局中国家轿市场,其不仅是动摇了桑塔纳等‘老三样’的价格基础和成本基础,还为后来中国汽车业的跨越式发展写下了伏笔,而华菱彼时做的就是助力重卡行业加快前进脚步。”刘汉如如是说。
    第二次是2008年。这一回,华菱引领的技术风暴,更是了不得。其从日本三菱的产品平台上跃出,直接和欧洲卡车“叫上了板”。对此,刘汉如给出的解释是,欧洲重卡代表了世界商用车的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华菱面对机遇没有理由不去把握。于是,华菱率先推出比肩欧洲重卡水平的星凯马,并成功带动了整个行业在产品技术上完成再升级。“像J6、H7、金刚、V3等车型,都是在星凯马推出后,各大重卡企业陆续发力的成果之作。”刘汉如举例说。
科学决策
    华菱之所以这些年来做得风生水起,最大的原因就是往往其能洞察先机,作出英明的战略决策。这一点,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发动机技术路线的选择上。
    近年来,重卡驾驶室、变速箱、大梁、桥等,已经难不倒国内的重卡和零部件企业,但发动机这颗大心脏,却始终都是一个“死结”。为了解开它,有的企业选择了引进技术,有的选择了合资发展,有的则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这些都不能算是“完美方案”。例如单纯的引进,虽然路较好走,风险又小,不需承担过多责任,甚至渐成趋势,但其涉及技术转让费用和很多限制条款;选择合资,后者很难将最新技术与你共享,产品即便技术、质量过关,可在成本、管理、油品适应性上仍有后顾之忧;至于“自给自足”模式,进步速度过慢是最大“顽疾”。
    除了发展模式令人头疼以外,发动机排放技术的路线之争——选择EGR还是采用SCR,也在困扰着各大重卡企业。因为路线一旦走错,无法满足国家实施的排放标准和相应法规,就无法进入市场,所有投资将会“枉然”。并且,排放路线的选择,还决定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设备投入,其比技术投资还要巨大。发动机如果定型,加工的床子、组装的设备都被固定,功能将被“锁定”,绝不可能轻易“转型”。所以,刘汉如和华菱一直观察和思考着,最终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模式的指引下,选定了后者。
    为此,刘汉如还特别透露说,其实早先华菱差点就在美国和卡特彼勒达成合作,选择EGR发动机;而后选择SCR,又在高压共轨系统的供应商——电装和博世之间有过犹豫。庆幸的是,华菱“押宝”博世的决定没有做错。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如此种种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居然都是刘汉如在4、5年前精细分析、判断的结果。“炒股变成了股东,卖房变成了房东,做卡车又成了发动机的专家,不研究是不行的。”刘汉如不无骄傲地说。
直面挑战
    正如前面提到的,打开重型发动机的制造之门不易。国内很多车企蓄谋已久却按兵不动,国际巨头也是慎之又慎,在技术更新上“瞻前顾后”。华菱在此背景下反而知难而进,刘汉如强调的是如下三个原因:
    一是满足企业发展。全球各大卡车企业没有自制发动机的很少,像日本的卡车企业,年产销量也就一、两万辆,但却都已具备自制发动机、变速箱的能力。长远来看,国内的重卡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打造自己的“心脏”,增强造血功能。“没有核心零部件——发动机,企业无法走远,为了顺利启动该项目,华菱投资13亿元大干一番是值得的。”
    二是符合市场走势。即使有了自己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体系,但若没有市场的支撑依然走不下去。这一点,刘汉如早已看得通透。前几年,市场特别好的时候,发动机跟不上量制约了华菱的销量,这让刘汉如耿耿于怀至今。现在,华菱销量已经稳定在2万~3万辆,加上物流等市场需求依然长期看好,华菱产能也已做到10万辆,足以应对未来市场增长。这般情况下,关于重型发动机,华菱自然先下手为强,为公司未来绘制更壮美的蓝图。
    三是自身实力使然。相比重汽、红岩等重卡企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华菱在资产负债和赢利能力上的表现更加突出,堪称行业内最健康的企业之一。据悉,其去年赢利5个亿,前年达到7个亿,今年也未出现亏损。对此,刘汉如认为,虽然眼下华菱销量不算太大,但靠质量、靠品牌、靠高端,公司成功避开恶性竞争、互相残杀;一旦销量达到3万辆,所有零部件都将赢利,到5万辆后,更是一片光明!“市场已然提醒我们,是时候制造属于华菱自己的重型发动机了!”
    当然,华菱能在如此“淡季”选择自己动手研制重型发动机以及变速箱,并不意味着其同目前的合作伙伴“撇清关系”。刘汉如直言:“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和潍柴、玉柴、上柴、法士特等供应商合作,以在产品结构上形成互补。我们的自主发动机和变速箱是比较高端、比较贵的,不计划卖多少,只是感兴趣‘玩一玩’!我们希望,华菱的努力可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并与各大企业共同成长。”
冲刺第一
    虽然刘汉如笑谈做重型发动机无非兴趣所在,但我们也都了解华菱,一旦着手启动新的项目,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对此,刘汉如也很直接:“华菱就是要对标国际,做国内第一重型发动机和变速箱。”他也相信,当发动机销量上到千辆台阶之后,用户的口碑将会帮助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刘汉如强调,中国人是有本事的,创新能力不比别人差,否则也不会从航母到高铁,都屡屡告捷。而这,也是华菱看好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底气所在。同时,从国际视角来说,无论华为,还是联想,亦或是格力,都是珠玉在前。华菱以其为榜样,通过学习和借鉴,未来前景可期。因此,华菱要做重型发动机,不做则已,一做就要做到国内最顶尖的发动机,不是为了和国内同行比,而是要向奔驰、曼等巨头看齐。
    而且,对华菱来说,自制发动机,也利于其坚持不懈地走好高端路线。刘汉如介绍说,近两年他去美国企业考察发现,本来遍地都是的“中国制造”,已经渐渐被“缅甸制造”、“马来西亚制造”等所代替。也就是说,科技含量低、议价能力差的产品与品牌是极可能被竞争对手挤出局的。故而,在发动机路线选择上,不止一开始就瞄准主流方案,更是始终坚持高端战略,以此给力产品与品牌的建设。
    其次,刘汉如指出,因为华菱定位高端,这些年来才能一直将心思用在管理、技术、质量、服务以及品牌的精益求精上。也正因为这份专注,华菱摒弃了行业的浮躁之风,在大浪淘沙后,从很多中途退出的商用车企业身边“脱颖而出”,最终走向世界。“前阵子,我刚去了一趟俄罗斯,莫斯科当地的一家经销商一口气就要了1000辆的华菱车,你说我这干劲足不足?”刘汉如反问记者。
    此外,对于有人还是质疑,华菱眼下没有必要自制重型发动机,刘汉如给予坚决否定。在他看来,自制重型发动机,可以避免受制于人不说,还能节约成本,提升品牌,满足用户个性需求。同时,他还表示:“华菱重型发动机的零部件体系都将采用世界级产品,如缸体、缸盖是在德国进口。我们要用最好的组合成就最好的产品、最好的质量、最好的品牌。甚至要向阿迪、耐克看齐,未来达到不需工厂的最高境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