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将使上海静态减税100亿
2012-3-7 14: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年1月1日,上海开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测算表明,税制改革将使上海静态减税100亿元。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团开放团组活动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代表回应媒体提问,对目前“营改增”的得与失做了一番评价。
1993年,中国进行增值税改革,确定了现行增值税制度的基础。俞正声指出,这次改革是1993年以来中国第二产业高速发展的税制基础,它促进了第二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的形成,使得富士康这类代工型企业在中国大规模聚集。“营改增”的问题在当时也考虑过,随着近些年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的税制改革被提上日程。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俞正声说,在服务行业征收营业税,势必会妨碍服务业分工的细化,妨碍服务业外包的发展,妨碍服务业和二产的结合,“因为它造成了重复征税。”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测算,今年1月1日起,上海开始“营改增”试点。按照试点方案,上海先行选择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适用税率11%)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除有形动产租赁适用税率为17%外,其余部分的适用税率为6%)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俞正声认为,这次改革带来的好处,是使第二产业更愿意使用服务业产生的产品,同时使服务业的分工更加合理。
“有没有副作用?这个取决于我们税率的设置。”俞正声表示,上海第一批纳入“营改增”试点的七个行业中,有两个行业的税负可能会增加,“目前参加改革的12万户企业中,有8万户小额纳税人,他们的税负是降低的,另外4万户是一般纳税人,这其中运输业和金融租赁业两个行业的税负加重了。”
为此,上海出台了一项财政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返还的方式,降低这些企业税负的增加额。俞正声表示:“对这些行业,我们需要研究怎样扩大它们的进项抵扣范围,使企业的实际税负减轻。比如汽车运输企业,能不能给汽油开出增值税发票,作为增值税抵扣的一部分;比如运输企业的过路费,能不能开增值税发票,进入进项抵扣范围。”
“财政减收是有可能的,按照不同的测算方法,得出的测算结果也不一样,有说50亿的,有说80亿或100亿的。”俞正声认为,“营改增”的推行能让服务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必要的,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付出的代价会在今后得到补偿。”
俞正声还介绍了“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发现的困难,比如在非改革地区,进项抵扣、增值税发票使用会有一定困难。但他强调:“这种困难是暂时的,迫切希望扩大试点范围的地方很多。既然我们认为‘营改增’是上海的机遇,就要抓住机遇促进服务业发展。”(本文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