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热的冷思考
2012-5-8 13: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月28日,海关总署下发并执行新政策,规定所有境外快递企业使用EMS清关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进境邮递物品办理清关手续。这意味着,目前大多数通过境外快递走邮关的转运公司业务都没有办法继续正常开展。这给正处在火热发展势头上的海外代购,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据海关相关人士介绍,国家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正是为了打击利用邮寄个人物品名义拆分货物、逃避国家管制及偷逃税款的商业性走私行为。随着网购、邮购、海外代购等业务迅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企图将所经营的进口货物拆分成多票,伪报为个人物品,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进境,逃避监管。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也逃避了国家对进口货物的管制。
所谓“海外代购”,就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在海外购物网站上下单,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回国。近些年,这种购物方式有逐渐膨胀的趋势。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海外代购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206亿元,而今年可能会达到480亿元。
随着海外代购的兴起,一些转运公司应运而生。而这些转运公司通过将货品分装转寄到国内,目的是减少缴税和降低运费,而这正是海外代购的主要物流渠道。
低廉的运费及不主动报关让一些代购转运公司成为这次被稽查和监管的目标。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转运公司在邮寄包裹回国时,一般会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境外快递公司而非“正规”国际物流,这些快递公司一般不主动报关,采取这种渠道比委托“正规”的物流公司便宜了很多。正是因为看重这种便宜,海外代购盛行,不少运作模式都“钻空子”,这一市场的巨额利润尚处于灰色地带。虽然海外代购有很强大的需求基础,但是依旧有很大的风险。
面对强大的需求,也使得顺应全球市场形势的新思维新创意得以不断涌现。一些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早已经想到了布局海外网络渠道。作为不用找代购辗转来购买海外商品的代表——“淘日本”购物网应运而生。“淘日本”购物网是由中国淘宝网与日本雅虎共同打造,开设于2010年6月1日,主要介绍和销售各种高品质的日本商品。然而,意在打造最新流行消费品的进口商品购物平台却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夭折”。4月4日,“淘日本”网站突然宣布关停。有观点认为,“淘日本”关闭主要是由于网站商品的文字介绍及翻译问题。此外,中日两国法律法规对商品交易的限制等因素影响,网站人气度逐渐低迷。
一位并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子商务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我个人认为跨国购物,现阶段在国内还处在高消费人群,购买奢侈品等,而日本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因此很难吸引中国消费者,而一般奢侈品主要是在美国,一些时尚的东西,还是欧洲,特别是巴黎有比较好的生意点。”
然而根本原因远远不仅于此。据知情人士透露,自从“淘日本”上线以来,受到了网民们的极大关注,但成交量并不尽如人意。从网上的各种舆论看,高昂的运费成了罪魁祸首。“淘日本”商品的物流费用包含了日本国内的物流费(日本供应商到仓库),仓库管理费(货物检查和再包装),国际物流保险费、国际运费(从日本仓库经过HK分拣中心)和个人进口通关代报关费用,以及国内的配送费。尽管“淘日本”网站方面做了降低运费的各种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对于海外代购,“淘日本”这种直购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基于安全保障方面考虑淘日本有着更明显的优势。然而,最终“淘日本”的败北,直接根源或许印证了网友的一句话:“‘淘日本’上常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出现,可看了运费立马就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