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销售火暴 交易模式悄然生变
2012-6-19 8: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李卫卫
今年以来,国内新车销售持续低迷,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二手车交易量的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二手车交易量已攀升至108.66万辆,同比增长24.76%,而交易额的同比增速更是高达44.17%。在北京等个别城市,二手车的交易量甚至已经超过新车。
有专家预计,今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或接近30%,远远超过新车个位数增速的预测。由此可见,二手车正在成为拉动国内汽车销量的新增长点。
随着二手车在汽车市场重要性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车企也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开拓力度。而在繁荣的市场和交易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国内二手车市不仅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这其中,二手车交易模式的调整和转型则表现的尤为明显。
从 “经纪”到 “经销”
据相关人士介绍,我国二手车交易模式大致分为经纪模式和经销模式两种。前者主要通过私人渠道或者经纪人撮合等方式实现直接交易,而后者则主要由二手车经营公司通过“先收后卖”的方式进行间接交易。
由于一些历史和政策性原因,目前经纪模式主导着我国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其成交量占到了整个市场规模的90%左右。而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却由于交易成本较高,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面对这种行业现状,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税收等政策的变革,市场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二手车供需关系的改变,当前处于“弱势”的经销模式有望在未来得到快速发展,最终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取得主导地位。而以私人交易或以经纪人为中介的交易模式,则可能由于缺乏品质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缺失等原因而逐步萎缩。
品牌二手车热度渐涨“事实上,对经销模式进一步细化一下就会发现,其中还分为经销商自主运营和品牌二手车两种模式。”该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经销商自主运营,即由经销商独立运作其二手车业务,该模式具有品牌和车型选择多等方面的优势,但是车辆的品质保证却比较弱,再加上税负和运营成本偏高,目前在市场上尚不多见。
而目前开始逐步普及并被广泛看好的是品牌二手车模式。在该模式下,整车企业或其经销商可以通过收购、置换的方式获得二手车源,然后对其中品质较高的本品牌二手车进行维修、检测,再由厂商提供一定范围的质保后对外销售;对于其他品牌以及质量不能达不到认证标准的二手车,则批发给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经纪公司处理。“由于品牌二手车质量有保障,还能在购买的过程中享受贷款,并获得与新车品质相同的相关售后服务,能够很好地解决二手车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而有望在未来成为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主流。”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也正是因为看好品牌二手车业务的广阔前景,目前国内合资品牌车企几乎都已经开展了此项业务。但是他同时也坦言,虽然前景喜人且应者甚众,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品牌二手车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这其中,价格上的“曲高和寡”尤为明显。“由于二手车整备、检测认证、质保服务等都会带来一定的额外费用,再加上2%的增值税,导致品牌二手车的售价要高于同类车型,在二手车价格本就较高的情况下,这一因素为市场需求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上述分析师表示,这已经成为阻碍品牌二手车发展的“拦路虎”。而这一难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国内二手车供需关系的大幅改善。
对此,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围绕二手车交易增值税征收方式和交易成本降低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调整型政策,预计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就会有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出台。而在2014年前后,2009年和2010年购买的大批新车也将陆续进入换购周期。届时,二手车的供需关系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而在这些利好因素的共同促进下,国内的品牌二手车业务也有望在2014年迎来加速发展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