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令“阳奉阴违”的背后
2013-3-6 9: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春节黄金周假期转瞬即逝,北京城又恢复了“首堵”的风采。与许多上班族感叹“春宵”苦短不同,春节长假对于网购族简直是度日如年。难怪有网友直吁:“终于又回到每天有快递的日子了!”。
春节长假期间,在翻着跟头上涨的运营成本和快递员集体返乡的双重压力之下,大部分快递公司选择歇业以寻求“自保”。这招致了不少电商和消费者的不满和抱怨。民营快递企业,缘何会对国家邮政局关于“确保春运期间邮路和快递网络正常运行”的政令,阳奉阴违?
正常营业?
1月底,国内网购快递市场的主力军“四通一达”陆续发布了2013年春节期间服务承诺,表示严格按照国家邮政局做好春节快递服务工作的指导精神,认真构建好“全年无休”的快件运作网络,2月9~15日期间,继续提供收件、派件的服务。
仅仅有“承诺”还远远不够。3月1日,圆通速递公关品牌部副经理王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期间,圆通对坚守岗位的员工,薪酬待遇方案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 (国家法定节假日3倍工资,其他假日2倍工资)执行。
王娟还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快递网络的正常运营,他们加大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全网络所有主管级以上人员全天24小时手机正常接通保持待命状态,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维护网络正常运行,提前做好各项紧急突发事件预案,真正把服务和工作落到实处。
除了加强组织工作外,“我们还要求,各网点公司严格按照总部节日期间各项通知执行,统一部署各项工作任务,保证节假日期间的圆通速递全网络实施正常快件收寄服务。与此同时,圆通速递也根据节日特点,调整了收派件时间。”王娟说。
不过,圆通、申通、中通等快递公司也强调,节日期间可能出现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异常情况,比如,气候、交通、堵车等,可能由此造成快件时效延误1~5天;韵达快递表示,2月10~15日,收、派服务的收费价格会有所调整,“详情请致电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全峰快递(集团)营运部总监焦世春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他们要求全网络的所有营业网点都必须做到至少6小时营业,“安排人员值班,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
虽然“四通一达”都承诺“全年无休”,但是一些快递网点在春节期间“歇业”情况依然比较普遍。记者从“四通一达”等多位快递员口中证实,一进入2月份,许多基层网点就“只派不收”。春节期间,只有顺丰速运和EMS能够提供正常的快递服务。顺丰速运客服表示,春节期间虽然不会涨价,可能会另外加收服务费。
成本压力
“如果春节期间的订单量与平时相当,哪怕有平时80%~90%的量,不用国家要求,许多快递企业也会正常营业。”谈及春节期间快递公司打烊,焦世春将订单量大幅跳水视为主要原因之一。“春节期间的订单量不超过平时的20%。”
焦世春向记者抱怨,毕竟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特别是现在基层快递员的人员构成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即使于平时3倍的薪金,坚守岗位的员工也寥寥无几。快递公司保持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用工荒”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阻碍。
与“用工荒”如影随行的是,快递员的薪金水平水涨船高。COD配送联盟会长许文伟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有350多名配送员工。春节期间,我们实施轮休制度,留守的员工大约有150人左右。同样,许多客户忙着过节,业务量比平时少了1/3到一半。”“虽说订单量大幅缩水,但是为了尽可能地保障为客户提供正常派送服务,我们一方面按照《劳动法》,给予员工3倍的工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员工的提成比例。以当当网的配送服务为例,当当网在上海地区的配送费每单是3.5元左右,其中成本大约2.8元。春节期间,我们给派送员的提成,由平时的1.5元/单提高到3元/单,加上其他岗位员工和设备运营、维护和损耗等方面成本,以及货量的减少,春节期间每单的成本大约在5元左右。亏损幅度在4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春节期间有1000万元的营业额,我们就亏损400万元。”
在上海托普旺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忠善看来,承受着用工荒和运营成本上涨双重压力的快递企业,停运是快递企业春节期间避免亏损的“单选题”。赵忠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8000多家拥有快递许可证的快递企业中,有5000多家是加盟商。总部对加盟网点的掌控力不够。对于加盟网点的老板来说,支付平时3倍的工资,业务量只有平时的10%~20%,运营成本必定飙升。所以,加盟网点春节期间暂时停运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春节期间网购市场似乎并不像快递物流所说的那么萧条。根据苏宁易购公布的信息显示,春节期间,一二线城市,服装、日用、机票、酒店、生活服务类网购需求订单量增幅较大,超过家电、3C等高客单价商品订单总量的230%。而返乡人群带动三四线城市网购下单量火暴,家电、3C品类订单量就环比1月增长超200%,远大于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增幅。
对此,一位快递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解释说,生活服务类的网购需求订单量,主要是虚拟类商品,而这类商品是不需要快递企业提供实体物流服务的。春节期间的快递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这些地区,电商的自有配送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快递服务的需求。至于三四线城市的家电、3C类商品订单,虽然春节期间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应该注意到,三四城市的网购订单量的基数很少。
破解思路
虽然行业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快递企业春节期间“不得擅自停业”,否则需要“交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但是这两年快递企业对该政令的执行情况来看,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多数快递企业都能保障“营业时间不低于6小时”;忧的是,春节期间大多数快递公司提供的快递服务“不正常”——有人值班但不取件也不派件。
一些快递企业对国家邮政局政令的阳奉阴违,直接原因在于,若保证春节期间快递服务不打折,投入与收入太过悬殊。因此,仅仅依靠“堵”的方式,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春节快递服务与递投件需求的矛盾。如果行政管理者一味笃信行政干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快递公司春节放假,表面上看是由于用工荒和成本高企,实际上暴露出我国产业经济布局不合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包括快递行业在内的诸多产业从业人员的大迁徙。因此,春节期间,让快递企业不歇业,“心甘情愿”为网购快件提供物畅其流的服务,需要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出台并尽快落实有利于快递行业的产业政策。
为此,有专家建议,当地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扶持促进本地人转变就业观念,加快限制人口合理流动的户籍制度。鉴于快递企业春节期间亏损严重,希望国家邮政局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优惠政策,对于春节期间真正能做到不歇业的快递企业给予免税奖励;减少春节期间快递物流货运车辆的过路、过桥费等。
许文伟分析说,快递从业人员本地化,涉及到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显然不是朝夕之功。目前,快递物流进城难、通行难、停车难的问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何谈取消过路、过桥费。赵忠善则指出,税负是与发票挂钩的。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将开具发票的日期改到春节期间,企业就可以避税?
“对于快递物流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保持利润率的稳定。1个月是亏损的,11个月是赢利的,那么快递企业完全可以消化春节期间的亏损。而且春节营业,可以提高公司品牌形象和美誉度。”许文伟表示,“对快递产业的扶持,也不限于这一个月,给予长期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或许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