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为何老拿重卡开刀?
2013-6-17 11: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李卫卫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向相关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尽管送审稿规定车辆行驶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免征环保税,但财政部等多个部委在立法说明文件中却提出,建议今后对机动车征收排污费,并将重型汽车纳入环保税征收范围。
此消息一出,有关汽车排污费的话题再度甚嚣尘上。事实上,对于公众来说,汽车排污费并非是什么新鲜名词。在过去的几年间,由汽车排污费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类似某地即将开征汽车排污费的新闻,更是时常见诸媒体报端。虽然“曝光度”极高,但由于涉及面广,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所以汽车排污费这项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而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重提对机动车征收排污费,却似乎在释放一个相当明确的政策信号,那就是汽车排污费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敏感神经也再度被挑起。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征收汽车排污费究竟能不能解决汽车尾气污染,如果征收费用到底该如何收取等问题,也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焦点。
作为一个关心物流行业和商用车行业的媒体从业者,笔者也和广大的公众一样,关心着汽车排污费开征的相关消息。尤其是此次多部委在立法说明文件中所提到的“将重型汽车纳入环保税征收范围”的说法,更引起了笔者的高度关注。
按照文件中的说法,重型汽车之所以被“优先”纳入环保税的征收范围,是因为其虽然只占到机动车保有量的11%,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却占到了86%。在多地雾霾频发,大气污染物防控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重型汽车作为排污的“重灾区”被率先“盯上”,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在笔者看来,以征收环保税的方式来减少重型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这种政策愿望虽好,可在实际中究竟能不能起到减排的作用却值得进
一步商榷。此前在采访中,
就曾有物流公司的车队经理
向笔者“吐槽”,为了减排,
北京市将从今年7月1日起正
式对重卡实施国Ⅳ排放标准。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他们
购买了一批国Ⅳ重卡产品。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
由于缺乏符合国Ⅳ标准的燃
油,这批重卡到了外地后只
能加注国Ⅲ的柴油。这样一
来,非但排放无法达到国Ⅳ标准,车辆的发动机性能和寿命还受到了不小的损害。
而该企业的遭遇并非个例。众所周知,治理空气污染,需要清洁的燃油保障。但目前在我国,由于油品质量滞后,排放标准的实施进度和实际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故而,在油品升级不到位的情况下,仅仅凭借对重卡征收环保税来降低其排放,无异于缘木求鱼。
除了对政策的实施效果抱有质疑之外,笔者认为,“优先”对重卡征收环保税的做法,还有可能会在社会上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虽然重卡在保有量上相较乘用车要小得多,但作为生产资料,重卡的税费负担一旦加重,势必会使物流价格水涨船高,导致下游农副产品、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全社会的物价水平。从这个角度上说,对重卡征税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决策中必须慎之又慎。
无疑,环保、能源、交通矛盾的日益突出,使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形势趋于严峻。但通过征收税费的方式,至少从目前来看,还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诚如一些专家所言,与其征收排污费,与其对重卡“开刀”,还不如加大对车企的扶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成熟,从而促使新能源汽车尽快推广和普及。因为相较于前者,后者显然才是治本之策。而一些物流企业的经历也提醒我们,在此过程中,制定有效的考核惩处措施,倒逼成品油市场的质量改善,促使“两桶油”降低硫含量,及时供应清洁燃油,做到油品先行,也是当前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中的一个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