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带热青海省快递业
2013-6-19 11: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八成快件是网购物品,可见快递企业是网购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2012年,青海省网民网上消费增幅近七成,增速堪比粤浙。青海人强大的网上购买力,促进了快递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青海省快递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揽收业务。
据省邮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快递业派送件是770.4万件,揽收件是286.7万件,总收入是9844万元。
快递员:工龄1年,淡季月薪超五千
5月29日早晨8时许,西宁申通快递物流有限公司城西区站点。
7名快递员在区经理谢国钰的带领下,正在库房里分拣由公司刚送到的快件。
每个快递员快速地分拣着自己线路上的快件,按途经的门牌号先后次序码放在印有“申通快递”字样的纤维袋子里,再将这些大纤维袋背到三轮摩托车车厢里,然后就各自出发。
快递员苟学忠是谢国钰的徒弟,负责的线路是新宁路、交通巷、五四西路地段,途经大大小小的单位、家属院几十个。采访当日,他线路上的快件是最少的,有一百多件,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三百多件。
9时许,记者跟着苟学忠出发了。苟学忠三十出头,原来在建筑工地打工,2012年干起了快递。快递员的工资是由三部分构成,包括一千多元的底薪、派送件的计件费和揽收件每件10%到15%的提成。此外,年终还会有奖金。苟学忠说,这个月是淡季,工资能拿到五千多元。每年中秋节过后,贯穿整个秋冬的旺季就开始了,春节前快件更是如潮水般从各地涌来,薪水也跟着往上涨。
一路上,苟学忠不停地用小灵通通知收件人快件到了。在派送快件的同时,时常有人送来需要寄出的物品,这些物品有的是退换货、有的是函件、有的是青海土特产……小苟则取出随身携带的弹簧秤、寄件单据,收货、称重、填单子。
“谢国钰是我师傅,带了我两个多月,他说干这个活儿,需要有耐心,还要善于沟通,顾客着急上火,你不能跟着火,得有个好脾气。”一边说话,苟学忠一边给需要的顾客分发自己的名片,便于及时联系。
中午12点多,青海师范大学门口。
苟学忠把小灵通放在左耳边,左肩使劲儿向上耸着顶住电话通知取件人,解放出来的双手将快件从车上取下,像摆地摊儿似的将它们一一摆好等候取件人。不一会儿,学生们陆陆续续出来了,同时,其他七八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陆续来到这里。一时间师大门口煞是热闹,令人有现代物流与古老集市的时空交错感。
2008年,民营快递企业有了名分
西宁申通快递物流有限公司经理王得文,2004年开始涉足快递业。“起步时真是艰难”,王得文回忆,青海当时根本就没有快递行业之说,工商部门批办的是个体户手续,被人们称之为“黑”快递,需要东躲西藏打游击似的经营。当年原是做旅游的王得文,因经常带团去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嗅到了快递业的商机,于是以注册资金3万元起家,租了一间小平房,三辆自行车、一部电话开始承揽快递业务。那时,一天有三四十个快件已属不易。
转机出现在2008年。这年邮政系统政企分开,民营快递被纳入了邮政管理局管辖范围,从此民营快递企业有了“名分”,走上了正规经营的路子。2009年开始,公司业务量以每年40%的速度在增长,库房也由最初的四十多平方米的平房,扩大到现在的六千多平方米,网点几乎遍布全省,其中西宁有10个直属网点、州县有15个网点,从业人员也从3人达到二百多人;人均工资增长到每月四五千元。
网购带火快递企业
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刘丰敏梳理了全省快递行业的发展脉络。青海省快递行业起步较晚,起初是处于“小、散、乱”的状况,近年来,全省快递行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业态形式包括国有、民营、中外合资三种。截至目前,全省快递企业共25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各快递企业编织的服务网络也正由省会西宁逐步向各州地以及县级城市辐射,在全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有66处。
近几年,全省快递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因为国有企业青海邮政速递EMS起步较早,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全省民营快递企业派送业务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60%,同期揽收业务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5%,正在逐步成为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的新生力量。
而全省快递市场规模之所以迅速扩大,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壮大和网购的激增。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办公室白谊青主任说,“青海人网购消费额呈增长态势。”而据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刘丰敏处长介绍:2012年全省快递企业派送业务总量770.4万件;揽收业务总量是286.7万件;总收入是9844万元,年增长幅度13%;揽收和派送快件总量的八成属于网购物品。
揽收业务少影响青海省快递业利润
快递企业与电商的发展相互依存、互为支撑,两者分属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密切的参与主体。电子商务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快递业务的规模和发展空间,而快递发展的好坏也能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待电子商务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协同发展共同做大做强,方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民生。
2012年,青海省快递行业揽收业务总量286.7万件,比派送业务总量770.4万件少近五百万件,这意味着本土快递企业挣得并不多。王得文解释,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利润主要来自于揽收业务,而派送件的收益很少。比如,消费者网购了北京某网店的商品,所付的邮费是北京申通收取,而非西宁公司直接收取,作为提供派送服务的西宁公司可以获得比较少的分成,所以派件收益甚微。如果西宁公司揽收了西宁卖家的商品发往外地,西宁公司就收取了资费,抛去成本和快递员的提成,获利远大于派送件的收益。
刘丰敏说,青海省快递企业的揽收业务量和派送业务量之间的比例一般在1比3,在网购旺季时高达1比10。由此折射出青海人网购买进是主流,之所以如此,同青海品牌少很有关系,也跟青海人追求生活品质、追赶个性时尚有关。
被苟学忠视为标杆的谢国钰在2012年晋升为区经理。他除了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还要维护固定的客户群,他们主要是省内做淘宝的店主,他们每天都有一两个,或者三四个快件发往省外。这样的客户在谢国钰的手里大概有三十来家。谢国钰说,这些店主客户资源要慢慢积累,他们才是快递企业的大主顾。(本文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