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安吉
2007-3-12 15:2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lili8158 关注度:摘要:... ...
在国内整车物流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安吉天地目前最热心的,是把自己的“经验”置换成行业的“标准”。
告别上海曹杨路上的喧嚣和繁忙,步入安吉天地的大堂,最惹眼的是墙上挂着的“2003年主要项目工作”、“2003年经济及运作指标完成目标”、“QSTP系列工程工作目标及措施”等牌匾。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策划与优化科经理阮树辉特地在其中一块镀金牌匾下驻足,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重要客户之一—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授予的‘特殊贡献奖—服务优胜奖’。”
这些牌匾,被安吉天地当成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经验”与“实力”的最直观展示。今天,它准备把这些牌匾背后的东西萃取出来,做成汽车物流方面的行业标准,号令天下了。
在群雄割据的中国整车物流市场上,这几乎注定了是一段寂寞的旅程。
安吉的新天地
“我们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物流领域和汽车服务领域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也是中国首家汽车物流合资企业,与荷兰天地集团(TNT)合作是安吉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金麒博士说。
在安吉眼里,从1993年开始,能称得上里程碑的事件只有两个:1993年上汽集团成立上海安达汽车储运公司,2000年在安达储运的基础上成立安吉汽车物流公司。
2001年初,安吉高层与一个高大的苏格兰人汤姆•莫伊(Tom Moy)领衔的天地物流专家组进行了一次关键谈话。汤姆中文名叫“毛益彤”,1979年加入TNT,先后在英国和德国为TNT赢得了多项物流合同,现在是安吉天地首席运营官。
当时代表TNT的汤姆刚踏上上海的土地,就盛气凌人地要求控股安吉。但安吉方面金麒等人的立场同样强硬。谈判一时陷入僵局,但双方都明白,彼此都很需要对方。
TNT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前景心动不已,选择中国最大的汽车物流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自然最好不过。“当时我们刚刚进入中国,完全没有基础,所以希望能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汤姆解释。而TNT2000年成功收购北美CTI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供应商,其丰富的汽车物流经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也是安吉取得突破必需的。
2001年2月,一个为某整车厂专门成立的“中荷联合项目小组”悄然成立,如今,这个有点象征安吉天地诞生的雏形事件,已经赫然呈现在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公司的宣传手册上。“这个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双方合作的前期形式。”阮树辉补充道。
在对谁占主导权这个问题上又较量了近18个月后,双方终于明白,市场已经等不及它们这样耗下去了,于是各退一步,在股权方面平分秋色。
2002年6月12日,金麒和汤姆等人终于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办公了。坐落在曹杨路595号的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易名“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安天吉地物长流”的口号也开始流传开来。
升级
合资前,安吉就已形成了集运输、仓储分拨、物流策划、管理、执行为一体的一体化物流系统。2001年营业额达到7.2亿元人民币,整车物流业务量占全国市场的50%。
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广本、二汽、悦达等企业都是安吉直接或间接的客户。目前,安吉是业内公认的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
据业内人士透露,美集物流(APL Logistics)和安吉天地两家基本垄断了当前上海整车配送市场。前者凭借其物流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取得上海通用汽车物流管理业务;而安吉则凭借其运力资源取得了上海通用汽车的运输和仓储等具体的物流操作业务,同时安吉还一直为上海大众提供整车物流服务。
美集物流下属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NOL Group),是全球前五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是上海通用汽车物流业务的重要参与者。此外,美集物流还和长安汽车集团、重庆民生实业和西南万友集团合资成立重庆长安民生物流有限公司(CMWAL),主要参与长安汽车的物流业务。
在仓储和运输等物流资源方面,安吉多年发展树立的优势是国内其他同类企业难以抗衡的,合资后更是凸显优势。
2002年安吉的整车物流营业额已经达到9.6亿,2003年整车合同收入的财务指标是11亿。金麒预计,安吉天地在今后3-5年里,营业额每年将有20%的增速。“五年后我们的目标是30亿。”阮树辉告诉记者。
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安吉天地的另一项重要业务的有效开展,那就是零部件物流业务的开展,这将是安吉天地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
汤姆说:“从运作角度看,安吉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机制。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安吉缺少现代化的物流专业技术。我们的合资公司代表的正是一种理想的、互为补充的合作伙伴关系。安吉拥有对当地市场的认知、基础设施和理想的运作基础,而TNT则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支持。”
安吉以前的主要业务就是在整车物流上,现在还是这部分占主体,达到80%以上,而零部件部分占20%。
与TNT合作后的最大突破,就是安吉天地刚刚获得了上海大众的入厂物流项目合同,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安吉的想法是,将汽车供应链的所有物流环节,即入厂物流、整车物流和售后物流都纳入囊中。厂商既可以选择由安吉天地总包服务,也可以要求菜单式服务。
但安吉的野心岂止这些?
行业标准之梦
“我们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体化、网络化和技术化这三大方面。”阮树辉说。一体化指的是从客户的整体供应链角度出发涵盖其物流全过程,在汽车物流业务领域,主要涉及整车物流、入厂物流和售后物流。
网络化主要指资源和平台方面的建设,包括整个运输网络和IT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技术化指拥有大型专业化的、适于多客户的IT系统,包括核心技术创建能力、分流模式及路径设计、计划与预警管理、可网上查询的业务跟踪系统。“技术方面,我们提供了TNT核心技术的一些创建模具,所有环节我们都有核心技术支撑。”
阮树辉说:“目前整车物流方面我们已初具规模,在物流管理、控制方面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我们已经通过了ISO9002认证,有比较完整的KPI管理体系,能给客户提供较完善的服务,这也是第三方物流现在比较看重的地方: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业绩、减少客户的资本支出,简化它的作业。”
但是,劣势也显而易见,这就是客户背景。安吉背靠上汽集团,使其货源显得比较单一,这在成本方面也是很大一个包袱。安吉天地已形成了规模的优势,但没有形成对流,从上海发出货回来的比例却很低,这样上海的分量越重,对降低成本就越不利,冲击很大。
阮树辉“谦虚地”说:“还有很多要改善的,包括和竞争对手建立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现在可能我们还是以老大自居,在这方面缺少和竞争对手的沟通合作。”但真实的用意,随即从舌尖后面溜将出来,“安吉天地对整个市场信息的把握还有滞后,很多信息是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而这些渠道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希望能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来调节。”
做了这些铺垫之后,安吉天地的底牌终于亮了出来。
“我们希望用本身拥有的经验,通过建立国内汽车物流领域行业协会,使整个行业公司的运作水平有可以衡量的指标。并通过建立会员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机制,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阮树辉说,“这也是我们今年在汽车物流领域比较大的动作,要花很大的力气力推成型。”
这实际上是把安吉天地的经验变成行业的运作标准。通过行业标准“规范”企业,对各个企业的运作水平“有一个衡量指标”,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以“避免当前的混乱”,同时“让更多客户了解”安吉天地。
安吉天地欲“挟”行业协会这个“天子”号令天下的野心暴露无遗。
寂寞而漫长的旅程
和安吉天地一起力促行业协会成立的主办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生产资料专业委员会王若兰处长介绍,原定4月底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轿车运力资源整合研讨会,早在2002年6月份就开始筹备,因为萨斯(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俗称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缘故推迟。本次研讨会的协办单位除了安吉天地物流外,还有一汽大众汽车、武汉中原物流、重庆民生物流等企业。
“涉及的不单单是物流企业,还有生产制造企业。我们要讨论出具体的轿车运输标准和汽车销售服务标准。”王若兰解释道,“安吉天地可能会是我们在轿车运输标准方面的一个主笔,但是绝对不会出现把某个企业标准当作行业标准的现象,毕竟还要听取其他相关企业的修改意见。”
阮树辉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要通过行业协会去说这些话,通过行业协会去促成这些事。为整车行业良性发展,来共享相关信息、资源,能够追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这是勿庸置疑的。”
上海通用汽车生产控制与物流部总监徐秋华说:“在国外,汽车物流服务80%是由3、4个比较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来做,另外20%由其他小企业来做。这3、4家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合作,资源共享非常紧密。”
“随着我们经验的推广,整个行业会慢慢向良性态势发展。如果没有这些渠道的话,可能整个行业的企业是不是能站在同一层面上竞争,都存在一个变数。”阮树辉说,“我们也希望对手能够快快强大,这样就不用花太大的精力寻求合作伙伴了。整个物流行业光是我们一家,不是一个比较平衡的态势。”
也许在安吉天地看来,中国现在急需要通过这种标准让这3、4家露出水面。但问题是,其他各路诸侯会买帐吗?
作为安吉天地在长江航运方面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本次研讨会的发起单位之一,长安民生已经表现出与安吉天地相左的苗头。“安吉天地以自己的标准来作为行业标准,并且是主笔,那不可能做到。”其上海分公司的刘乔平副经理直言不讳,“参与企业永远只有建议权,除非它已经拥有与世界接轨的标准和共同性。”
“我们看重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和空驶率,对于这个标准关键是要有代表性、通用性和可行性。” 刘乔平说。
而阮也承认,中国现有的汽车物流企业是“各自为政”,这种复杂性自然也加大了安吉力推标准的痛苦。“我们把商品车质量检验作为标准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还仅仅是处在项目初步阶段。”
同时,安吉天地还处在标准的“推荐性”、协会的“自愿性”与内心深处对标准推行“强制性”的渴望的矛盾。让它难以主导“挟天子”后的预期局面。
而类似中远这样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却一直没有得知这样的事情。据其内部人士透露,以中远一贯的作风,要加入这样的行业协会并且遵守这个标准恐怕很难,中远可能推出自己的标准与之分庭抗礼。这样到时候可能会让安吉天地更加尴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