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人物

汝宜红:探索物流奥秘的人

2007-4-29 17: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物流专家汝宜红

五年间,她连续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北京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国家级精品课程《物流学》(2004)”等9个重头奖项,如果不是偶然从网上搜到的这份北京交通大学“‘十五’期间教学标志性成果”,我对汝宜红的印象可能仅是一个简单的女学者而已。

  而这些并非全部。实际上,一向低调的汝宜红近几年来著述颇丰。从2004年起,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具有极高权威性的ISTP检索论文4篇,一类论文15篇……这些都足以使她成为北京交通大学知名教授中的一颗明星。钦佩之余,不由让人产生走近汝宜红,并进而探寻其成功秘诀的冲动。

  (一)

  汝宜红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汝宜红说,父母亲对她影响最深的是从小就教育她要自食其力,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在更深层次上自尊自爱、自强不息。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乐观、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汝宜红说,这是她一生享之不尽的财富。在汝宜红上中学时,正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16岁时便同当时很多知识青年一道,从北京到农村“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汝宜红回忆说:“在农村接触到的是纯体力活,你得放下城里人的架子,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时,提出的口号就是“扎根农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农村生活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很多知识青年开始报怨命运不公,甚至对前途充满了担忧。在这种情绪下,一些人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回城。而汝宜红对未来则考虑得很少,依旧埋头做自己的事。回忆起农村的那段生活,汝宜红说,从现在看来,农村生活锻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使我变得更加朴实、更加贴近劳动人民。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她也总是把研究工作的出发点放在为老百姓服务和民生问题上。她这样说:“多考虑一些老百姓的利益,研究工作才会感到信心十足,做起来才会显得苍劲有力,而不是苍白软弱。”

  1969到1977年,在农村呆了8年,直到恢复高考后,她一举考上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当时,汝宜红已经24岁了,这个年龄对于一般女性来说,都面临组建小家庭、相夫教子的现实问题。而汝宜红却毅然地选择了从学这条路,开始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这一学就是十几年,从1977年参加高考上大学,到1995年日本留学归来。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之后,汝宜红已经成为物流教育界的一名知名学者。

  (二)

  汝宜红说,她并不聪明,甚至有点“傻”,她的一切都来源于勤奋。

  汝宜红深深记得她在上大学之前某位中科院院士说过的一句话:“要想将来玩,现在不能玩。”而后,她一直用“不能玩”来约束自己。在北京经济学院,她勤奋刻苦,以百倍的努力,克服自身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劣势,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并考取了北方交通大学物资管理工程系工学硕士。硕士毕业后,汝宜红留在北方交大任教,开始了物流研究的职业生涯。

  汝宜红说,如果说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应该归功于当时遇到的几位好老师——李振、薛宝田、张济民以及在物资流通领域有着重大成就的袁士高老师。汝宜红说,这些学者每个人都非常勤奋,可以说呕心沥血,一心扑在中国物资流通研究上,并在中国物流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做学术研究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十分清贫、十分艰辛,你甚至不知道你所付出的努力是否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但是,汝宜红说:“每当看到他们的身影时,我就会鼓励自己,照这样做就行了。”

  汝宜红也正是沿着他们的脚步,默默地进行着学术研究之路。1988年,在李振等学者的推荐下,汝宜红远赴日本进行访学活动。

  当时,日本物流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高千穗商科大学、早稻田大学、日本国立公共卫生院,汝宜红接触到了一批世界一流的著名学者,有以“现场第一主义”著称的阿保荣司,有自动化仓库之父、日本物流思想家之称的高桥辉男。在他们身上,汝宜红看到的依然是两个字“勤奋”。汝宜红回忆说,在高桥辉男身边做研究工作时,她经常可以看到高桥先生早晨八点半来到办公室,晚九点半才回家。即使是从外地开会回来,也是进入办公室继续做研究工作。

  正是这些知名学者的鞭策和鼓励,汝宜红在物流领域孜孜不倦地潜心研究。回国之后,汝宜红不仅将日本的先进理论带回国内,同时也将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到教育实践之中。

  在治学方面,汝宜红有自己的想法,她说,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有点小聪明、喜欢找捷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理论研究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她对学生的要求是,宁肯“傻”一点,但绝对要勤奋。

  而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汝宜红则一向以务实和严谨著称。这不仅秉承了阿保荣司的风格,而且现在正在成为汝宜红的风格。她说,不管是物流基础理论体系研究,还是物流工程技术应用,现场永远是最重要的。在她所教的学生里,从入门课程《物流学导论》开始,汝宜红就同企业联系,组织学生们下第一线研究具体问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2006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正好是2008年奥运会,在有关领导的帮助下,经管学院同奥组委取得联系,要求硕士生作为志愿者到奥运会物流实践中进行一年实习之后方进行论文答辩。

  (三)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汝宜红就开始致力于循环物流的研究。修旧立废,是几代人都在研究的。汝宜红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这项研究。

  而对于循环物流的认识,汝宜红说:“在资金流、信息流的相互流通往复中,对于循环物流的研究往往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即对正向物流研究的比较多,而对物质循环过程的物流活动研究比较少。”

  汝宜红说,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资源循环的流通系统将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但是,由于循环物流存在的管理部门不一、前后无法统一等问题,致使循环物流的发展并不乐观。这一点,日本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为此,汝宜红长期以来都在关注这方面问题,并将社区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循环物流作为重点问题。她说,这里面既有理论层面的研究课题,也具有实践意义。比如,建筑业、制造业存在的大量废弃物,存在着进一步回收、配送,并将资源消耗、交通运量、城市污染最小化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要使“物”流动起来,使之实现节约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汝宜红带领她的学生下现场、接触企业、做论证分析。1995年从日本回国以来,汝宜红已经在这一领域内探索了10年。

  10年时间,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早已是斗转星移。而对于汝宜红来说,在循环物流领域的研究仅仅取得小成。汝宜红说,这个领域需要研究的事太多,而研究的人又太少了。集几人之力,完成中国背景下的创新理论体系,实在是一个大工程。为此,她常常感慨时间的弥足珍贵。她也常常为更多默默无闻、皓首穷经的研究、创新人员而感慨万千。她常常说,我实际上并没有做多少事,更多的人则不为人知地奉献着。汝宜红说,如果没有这样一批可贵的人,没有这样一个群体,就没有中国物流的今天。

  专家介绍:

  汝宜红,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增值物流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8年起,分别在日本高千穗商科大学、早稻田大学、日本国立公共卫生院从事访学和研究工作,并获得日本国立公共卫生院废弃物工学部公共卫生学博士。1995年8月归国后,致力于循环物流系统研究、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循环工程等。主持了40多项科研、教研项目,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资源管理学》、《配送中心规划》、《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并多次获得国家优秀论文奖和教学成果奖。

  她在理论教育界有卓越表现,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专家组成员、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电子商务技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IBM中国有限公司商品流通事业部顾问、北京福田汽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顾问、北京成众莱恩兴业有限公司烟草行业电子商务研究咨询顾问。(本文作者:胡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