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总结重汽经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008-9-12 10:4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郭化南
9月3日,由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加快国有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重汽推进企业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研讨会以中国重汽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和范例,重点围绕领导班子与职工队伍、发展思路与未来目标、经营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体系等内容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证分析,以期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和经验资鉴。会议认为,中国重汽集团在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和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道路。中国重汽集团的经验值得国有企业学习、借鉴和推广。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出席会议并致辞。焉荣竹说,中国重汽逆境崛起、重振雄风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实践,集中体现了企业干部职工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要求,也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在支撑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济南市把宣传推广中国重汽集团等一批改革创新的先进典型,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会的领导、专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中国重汽的改革发展作了专题发言。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郑新立认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国有企业技术进步激励机制、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中国重汽集团改革创新的三点启示。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认为,中国重汽的脱困重组和改革发展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国有大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值得深入研究。国务院的正确决策为中国重汽的复兴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以马纯济为首的重汽领导班子非常出色地履行了使命,使企业逐步走上发展的良性循环。以我为主,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提升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这是重汽发展中最有远见、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于武认为,中国重汽的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确立了在本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领先优势。在国内率先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GR国Ⅲ发动机,对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研发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是从“引进来”到 “走出去”的战略,使中国重汽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三是机制创新提供动力保障。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说,中国重汽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每个阶段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企业自觉以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为己任,始终坚持改革、自主创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中国重汽也深切地体会到:必须有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激情;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现场;必须在经营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建民族重卡产业的自主品牌;必须实施高质量、低成本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必须深化机制和体制改革;必须抓好党建工作,坚持不断的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必须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