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行业分析

美国邮政和快递业发展的启示

2009-4-17 23: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谢晶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结构要基本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长至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超过百分之五十。服务业的基本水平要和小康社会水平相适应。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植新的服务增长点。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而风雨突至的欧美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化经济衰退也向我国经济投射下巨大的阴影。目前,金融衍生的市场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正逐渐向实体经济部分扩散影响,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快递服务业也会逐步受到波及,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和邮政事业改革已进入了关键时期。
    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的快递市场目前是美国快递市场。美国发展出较有效率的快递市场机制和较为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又兼具幅员辽阔、地区交通形势复杂多变的现实特点。在参考实际情况时,相对于欧洲国家和日本的邮政改革,美国和中国在地域背景上有着较多的共性。本文针对美国快递服务市场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力求给中国的快递服务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快递服务,在国家邮政局2007年9月发布的 《快递市场行业标准》中,定义为 “快速收寄、运输、投递单独封装的、有名址的快件或其他不需储存的物品,按承诺时限递送到收件人或指定地点、并获得签收的寄递服务”。
    快递服务真正从一般性的运输寄递市场细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市场,始于要求门到门复合运输的企业,尤其是那种重量轻、价值高的产品的大量出现。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很多快递企业为零售商提供增值性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其内涵远远高于单纯的快速运输。快递服务业的发展,顺应并促进了当下对于时间限制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的产业,并对于那些物流相关的产业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
    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新兴行业,我国的快递业面临着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快递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邮政专营权范围问题。我国邮政信函业务的法定专营权是在市场缺位的境况下制定的,已经和现实严重脱节,且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冲突。如何调整专营信函垄断范围和方式,防止政府行为形成 “挤出效应”,将非国有市场主体排挤出市场,节约社会成本,提升市场活力,是多方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第二,管理职能协调问题。在对快递服务业进行管理的具体操作中,航空、铁路、交通、邮政、商务、海关、税务、劳动保障部门如何综合协调,良性互动,有效的对快递业进行管理,避免管理职权越位、错位、相互矛盾,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第三,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问题。长期有效的邮政系统补偿机制备案措施目前仍未出台,快递业在缴纳营业税的前提下,承担邮政普遍服务成本是否合理,如何解决,目前仍在探讨中。
    第四,行业协会作用问题。中国的快递行业协会始于2007年9月,尚处于婴儿期,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和政府监管部门沟通互动,组织宣传教育,扩大影响力,仍然需要学习。
美国邮政涉及快递业部分立法发展历程
    ●美国邮政体系的改革发展历程以及对快递业的影响
    在历史上,美国邮政系统经历过两次大的改革,对快递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邮政系统的第一次大的改革发生在1970年,废除了当时的美国邮政部。这次改革的起因是1970年3月的全美邮政工人大罢工。这次罢工也里程碑式地推动了滞重的邮政改革,1970年美国总统里查德·尼克松签署了 《邮政重组法》,将邮政部改组为公司形式的政府代理——美国邮政服务公司 (简称美国邮政,USPS),国会不再保留规定邮件资费的权力。这次改革是政策上对邮政系统的第一次大松绑,并和1978年10月的 《美国民航放松管制法》这一民航业改革一起,大力加速了快递业,尤其是陆运、空运复合式物流快递企业的发展。
    之后的30多年间,美国的邮政快递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在2006年终于迎来了第二次美国邮政业的重大改革。2006年是邮政系统的改革年,国会多次召开听证会以听取多方意见,在12月,第109届国会终于通过了邮政改革立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提出了新的结构体系调整。国会重新定义了邮政普遍服务和法定垄断的范围,美国邮政也争取到了更多的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权利,并且在普遍服务补偿机制、邮政产品费率制定、邮政工人养老保险等问题上作出了重大的改革。
    ●美国邮政法定专营权范围的变化历程
    除却上述两次大的改革,美国邮政的法定专营权的范围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更新调整。
    1974年,信函定义为 “有名址的,以语言或代码作为载体的信息记录或其他有形物体”,禁止快递企业进行信函投递服务,但限时12小时内和次午达的急件除外。进行急件投递的私人企业应向该地区邮政监管部门通告,并接受其监管。
    1979年,因为从业人员、竞争者、国会的种种压力,对信函、包裹、从业人员等做了更加具体的定义,也对可以私营的 “急件”类业务增加了一些要求。
    1980年,在书面协定中,确定放松管制,允许私人企业在预收资费的情况下运送信函、书籍、目录等物品,并对可由私营企业递送的信函、书籍、目录进行了一些限制。
    1986年,最近一次对邮政法定垄断经营权做大的调整。在1986年9月19号,在国际贸易企业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请求下,邮政垄断豁免了国际性回邮一项。新的规定允许不经美国邮政干涉,私人企业可以直接从美国本土将信函运送至海外目的地。这项举措大量节省了国际贸易企业在文件运送上的成本,有力促进了那些对成本问题较为敏感的小企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目前,有承载信息能力的信函、书籍、商业文件和目录等的运送业务,在符合一定前提下允许私人快递企业经营。
 
美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目前,美国的快递业2006年的行业总产值为676亿美元, 吸纳就业人员52.8033万名, 活跃在物流市场中的市场主体达3370个 ,其中大部分是小型快递企业——这些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的动态竞争中保有自己的稳定市场份额,有的占特定地区的灵活范围优势,有的占国际市场的规模经济优势,渗透到高端低端、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各个市场。
    ●市场主体监管框架
    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美国国内快递市场的86亿件包裹的商业额有76.5%属于B2B(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到企业的商业模式),有 23.5% 属 B2C(Business toCustomer,企业直接到用户的商业模式)。
    美国政府的监管思想基本上是:贸易活动延伸到哪里,物流运输业务就发展到哪里,把快递、物流业这种贸易依存度高,对贸易环境优劣极端敏感的服务性行业和国内国际市场的贸易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宏观性的考量。快递市场也配合着商品零售市场的准入状态,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基于客户满意度进行市场自主筛选和自主调节,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不存在准入制度,对企业设限。
    也基于同种考虑,私营快递业不受邮政监管委员会管辖。联邦公路管理局 (FHWA)、联邦航空局 (FAA)和 联 邦 汽 车 运 输 安 全 管 理 局(FMCSA)负责运营服务和安全保障管理,环境保护署 (EPA)负责实施空气质量保护、危险废置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管理。上述四个政府机构各司其职,对快递业进行协同管理,邮政监管委员会只对企业形式的美国邮政进行监管。
    在没有邮政部门对快递业进行行业统一监管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同质商品的竞争,保持市场的活力,让消费者通过对服务满意度进行筛选,根据不同特色、范围、定价自由选择,从而使市场层级化。而市场调研分析和战略策划,主要由权威调研机构进行。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对私营快递企业的影响
    为了确保邮政普遍服务的服务普及性和价格普遍接受性,政府必须对邮政系统的普遍服务进行补偿。但是,对于同时也进行竞争性产品服务的邮政系统,如何有效的补偿普遍服务,又避免对竞争性产品进行交叉补贴,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是政府政策制定的一大课题。对此,美国政府出于让政府机构效率最大化,节约政府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对那些不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私营快递企业收取附加税费,也没有收益率管制,而是通过设定产品价格下限的规定和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拓宽商业途径,由市场本身承担大部分调节功能。
    如笔者在前述的 “美国邮政法定垄断权范围的变化历程”部分提到的:1979年,关于所有信件是否由美国邮政进行专营的争论才算真正的尘埃落定,在法律上将信函部分的“急件” (ExpressMail)豁免于邮政垄断之外。面对紧急立法将 “急件”排除于法定垄断之外的情况,邮局决定自己豁免 “急件”。作为进行普遍服务的补偿措施是 “价格限制”。美国政府规定,私营快递企业经营的一般性信函业务 (亦即邮政在价格保护下的市场主导产品,如普通一等邮件)定价必须最少高于美国邮政同等服务价格3美元或者两倍,让美国邮政利用价格优势排除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美国邮政的一大收益是广告投递。美国邮政的主要收益和顾客认知度最高的服务是在价格限制下一等普通邮件 (FirstClassMail,占总业务额的54%),而并非竞争性的快递产品 。虽然随着电子邮件的兴起,一等邮件业务持续下降,但是因为一等邮件邮费低廉,且美国邮政服务覆盖面的广泛程度是任何一家私营快递企业都无法比拟的,美国邮政充分利用了这项优势,和众多企业进行合作,进行从金融服务广告到当地农业服务广告的多种类广告的投递业务。相应,企业也会对投寄广告的美国邮政服务交纳广告费。
    ●美国快递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
    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活跃的市场主体主动结成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内服务。在美国,行业协会是由某一个行业的市场主体所组成的,是公认、免税的法律实体。现代行业协会(行会)的主要职能是:1.代表行业主体的声音,就法律问题和政府进行互动磋商;2.为成员开具不同程度的信誉担保,以便成员进行融资;3.提供网络论坛,实现非竞争信息和行业新闻的交流,信息共享;4.代表行业和其他行业或者政府合作开展社会活动,举办会议和贸易洽谈交流,向社会普及产业信息,推广产品服务;5.研究行业统计和发展趋势,和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行业信息沟通;6.发行简报和出版物。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主体自我完善、自主管理的一种形式,一直在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市场竞争保持有序性,也有助于促进市场环境的公平性,同时便于行业主体共享产业信息。作为行业代表,快递行业协会与国土安全部、运输部、商业部、国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相关其他协会和国际贸易集团保持密切联系。
    行会作为一种行业力量,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1.无权和竞争对手勾结定价;2.保持服务质量、价格和标准对所有成员的无差别化;3.保持成员权利义务的无差别化;4.行会不参与市场规划或生产计划;5.组织行业内公开的业务竞标,禁止欺诈性竞争。
    在美国,行业协会以微小的规模,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以1976年创建的美国快递及物流协会 (XLA)为例:这个协会目前由罗伯斯坦集团 (TheRobstanGroup)代为管理。罗伯斯坦集团不属于快递行业,而是一个专业的协会管理公司,对11个行业协会负责服务,美国快递及物流协会 (XLA)只不过是客户中的一员。这些客户中包括美国柴油专家协会 (ADS),也包括美国会计市场协会 (AAM)。这种复合性的协会代理机制不但有效利用了人力物力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范围经济效应,加大了行业间的业务影响力,便于组织跨行业的商业活动,还有着积极的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服务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除了上述的两大优势,还能够避免某些强有力的行业主体代表在行会中涉入过深,利用行会职权,在行 业内部暗中进行勾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