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化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2010-3-20 15: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邓传红
学校教育担负起了物流人才培养的主要重任。
实施分方向“零距离”式教育
物流业中75%从业人员是基层操作人员,即物流初级人才。这个庞大的培养任务主要由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完成。“零距离”是指物流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零距离,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针对物流行业特点,实施分方向教学则是“零距离”式培养物流初级人才的最佳途径。
拓展中高级人才培养渠道
中高级物流人才多指接受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物流经营、物流系统规划以及物流科研任务。在美国,90%以上的物流从业人员接受过本科教育,而我国目前则只有20%物流从业人员是本科学历。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中高级物流人才可以由高等院校设置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多层次教育承担,还可依托研究机构、各地物流协会,联手培养。此外,“送出去”也是培养物流中高级人才的渠道,如中远集团根据物流发展结合企业需求选派员工出国进修,促使中高级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和理念,能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与决策,又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能高效解决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努力构建非学历教育桥梁
我国物流业起步晚,物流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知识不扎实,开展非学历的在职教育培训,是提升物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模式,也是帮助受过专业教育物流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的最佳途径。我国目前每年需接受物流职业培训人员约100万~200万人。